从长远发展来看,未来诊治身体疾病的医生会越来越少,而诊治精神疾病的医生会逐渐多起来。
我们知道通过消除悲观的、痛苦的、懊恼的想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和不幸发生的可能性,我们慢慢地意识到培养仁慈的、幸福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好运。
届时,精神医生能够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来判断哪些想法是不适宜的,哪些想法是邪恶的,哪些想法是可能会伤害到人的。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谈论命运,弱者往往喜欢听天由命,而强者则总是想自己把握命运。其实不只是命运,世上的一切事物皆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去管理万事万物,它们的力量就会凌驾于我们之上。
当我们觉得不快乐、不幸福、忧郁、担心的时候,这些负面情绪就如同毒药一般侵害我们的身体,我们应该通过精神作用把它们排泄出身体。
年少轻狂之年,我们总是对“爱我们的敌人”这个哲学思想不求甚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对这个哲学思想的理解就深入得多了。如果我们恨我们的敌人,我们就是在自我折磨,如果我们爱他们,我们就是受益人。
通过把仇恨的想法转变成爱,我们会结识很多朋友,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恨,就只能是树敌无数而已。有爱就没有敌人,而树敌只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伤害,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有这样一个被科学证实的论断:我们在别人身上所看到的素质就是我们拥有的素质。如果我们正在寻找高尚的、纯洁的、真实的品质,倘若我们也有这些品质,那么我们就能在别人身上找到这些品质。但如果我们展示给别人的是低劣的素质,那么别人低劣的素质就会暴露出来。如果我们吝啬、妒忌并展示着自己粗野的一面,我们也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特征。
想法可以变成实物。我们内心感受到的,头脑中隐藏的,日思夜想的,梦寐以求的皆是从小小的种子成长起来的。仇恨不会给你爱的品质,报复的种子只会萌发出烦恼的幼芽。如果我们想广交挚友,就必须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如果希望别人爱我们,我们就必须心存爱人之心。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这是一条自我想法管理的法则,它跟其他法则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印度修行较高的瑜伽士认为:“如果一个人故意刁难我,我愿意用全部的爱回赠于他。他的内心越是充满罪恶,我就越应该用爱去填充他的内心。”
修行较高的人知道不和谐的想法对自己多么有害,他们把这些想法比作致命剧毒,所以他们不会让这些有害的想法进入大脑毒害自己。
你现在的性格是你生活经历的结果。一个擅长观察别人性格的人不需要询问你的过往,便可以揭开你真实性格的面纱,他瞥一眼即可对你的想法和欲望了然于心。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一脸倦容或者总是愁眉不展时,我们就能猜出这个人不怎么想一些美好的、欢乐的事情。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总是面带笑容让别人感觉舒心,那么这个人一定过着无私和谐的生活。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他/她太走运了,生命走过这么多年,都从来没有过麻烦。”看起来确实有些人比较幸运,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从不被一些琐碎的杂事搅乱了自己的心神,他们过着美好的、甜蜜的生活。他们本质是和谐的,所以他们的表现也是和谐的。他们总是赞美别人,不对别人妄加评论;反过来,别人也总是赞美他们,不对他们品头论足。他们从不树敌,因此也就没有人上门找他们的麻烦。
妒忌他们的人都是性情丑陋、乖张、暴躁的人,这种人常常误解别人,也经常曲解自己,这种人的生活不和谐,所以也会吸引一些不和谐的事情。
秘密地掩饰仇恨、嫉妒、怨恨及报复心,而不伤害自己是不可能的。这类人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没人关心他们,为什么他们不受欢迎,却从来不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复仇心理及丑恶心态扼杀了他们的魅力。
如果你想有吸引力,想受人欢迎,就必须心存善良,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内心充满爱,对每个人都友好相待,让苦难、仇恨和嫉妒没有容身之地。
不要觊觎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没有巧取豪夺的权利。后人会发现不和谐的想法和占别人便宜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和短暂的利益,他们彻底意识到一切靠法则调节,总是想着通过欺骗的方式获得公平、公正、诚信并不划算,真诚无私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每个人都应该做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就会得到应得的奖励——欢乐、安定、幸运。每年我们都会多了解一些金科玉律,所以距离我们只做正确的事不做错误的事的日子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