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途径生成大脑能量

哈多克教授以为身体和心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分子和化学变化,因此有人建议,可以把大脑当成一枚不断储电和放电的电池,数百万个脑细胞时时刻刻在发生感觉不到的变化。这样一来,大脑就是某种电池,而神经就是向身体各部分输送能量的导体,这个过程就像是电磁转化。

有人认为,通过以太或是某些更微小的物质,大脑的能量或许能够传导到身体之外。如果说神经相当于电线,那么这种微小介质就相当于发无线电报所依赖的以太场。正如电运动可以不靠电线或其他有形的媒介进行,大脑能量也可以不靠神经——除了属于大脑本身组成部分的神经,就传播到大脑以外。

总的来说,大脑能量流由两种途径生成:一种是直接的心理行为,另一种是心理或生理状态,也可能是这两种途径共同作用。

上述引语常常提到无所不在的以太的振动,有以太振动所需空间那么广阔的空间可供精神力振动,这可以从以下知名权威的论述中看出来。

格雷教授说:“世上存在人耳无法听到的声音,还存在人眼无法看到的光波,有很多值得思索的地方。宇宙中每秒振动4万次到400万亿次之间的广阔无声空间,以及每秒振动700万亿次以上的无穷空间(光波在这个频率就停止了)都能让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威廉斯教授说:“我们能听到的最高振动频率,以及我们能感到温暖的最低振动频率,在这之间的频率对我们而言并无分别。这其间横亘着一道巨大的鸿沟,宽到足以容纳下另一个运动世界,这个世界就夹在我们的听觉世界和我们感光感热的世界之间。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物质不能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也没有理由认为这种活动不能被介乎中间的感觉感知,只要器官能感知到这些运动就行。”

有位撰稿人最近在一份报纸上写道:“我们通过实验得来了一些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彻底认识到我们的身体机能简直太不完美了。耳朵可以感知到每秒振动40次到4万次的低速声音振动,但是整个空间可能正在以各种速度的波振动,而我们却完全感觉不到,直到它们的振动速度上升到惊人的每秒400万亿次,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再次感知到它们的存在——以光的形式存在。”

一名美国心理学家进一步阐释下去:“当振动达到每秒35万亿次时,我们能够开始感知到热。当振动达到每秒450万亿次时,我们就能看到频率最低的可见光。频率再高就是橙色、金黄色、明黄色、黄绿色、绿色、蓝绿色、海蓝色、青色、深青色,最后是紫色,也就是人眼可见的最高频率的光,这个时候的振动频率达到每秒750万亿次,然后是紫外光,人眼无法看到,化学媒介却能记录。

“在紫色以外的区域里有‘紫外线’和其他最近发现的高频射线,还有光化射线。光化射线是肉眼不可见的,它可以被感光底板记录下来,会灼伤人的面部,让人的鼻子起水泡,甚至会导致化学物质发生剧烈爆炸,还能会对植物的绿叶起作用,让碳酸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糖和淀粉。这些‘黑暗的光线’(也就是人眼无法察觉到的光线)只是证明世上存在频率更高、更微妙的振动——‘更微妙的自然力’的微弱证据。”

噢,没错!有充分的空间可供大自然施展力量,可供思想力、神经力以及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气场施展。我相信,上述科学事实已经让你不再对这个问题有任何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