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讪是“妖魔”吗?

许多人一听到推广“搭讪”以及改变人们对“搭讪”的刻板印象这样的想法时,都会用怀疑的口气问:“这该不会是鼓励一夜情吧?这不是会让社会大乱吗?”

搭讪,到底是什么

有这种反应的人(也是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是受了传统社会僵化思维的影响,把“搭讪”这个结合了勇气和良好沟通能力的行为,给妖魔化了。

对于搭讪的探讨和推广,在华人世界里本身就是一个观念上的革命。我曾经和一位从北欧瑞典来的女性友人,谈到我在台湾开课教授搭讪的事,她的反应和大部分的台湾人一样感到很震惊:“天呀!你怎么在教搭讪啊?这种东西还要学吗?”

虽然北欧人和台湾人有着一样的反应,但其内涵却完全不同。台湾人的想法是,搭讪是件不应该的事,所以不应该学,更不应该教;北欧人则认为,陌生人之间不就是靠搭讪才得以认识的吗?也就是说,当我还在这边大声疾呼要人们在咖啡厅或餐厅搭讪的时候,欧美地区的人早就这么做了。

“他们不仅会和不认识的陌生人聊上几句”,如果看到自己想要认识的异性,更会上前攀谈。对他们来说,“不这样做,那才奇怪呢!”

搭讪,是帮助你诚实面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的一项高尚行为。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大街上或是车站里,见到了一位惊为天人或印象极佳的异性,你是多么想认识对方,却因为怕被拒绝、怕丢脸,而眼睁睁看着那个人在你的生命中永远消失。你所能做的,只是在事后不断后悔自责,并欺骗自己:“她也许只是个虚有其表的人”或者“下次也许还有机会再遇到她,如果有缘的话”……

错过就不再,关键是要把握当下。

依据经验可知:不会的,你不会再遇到那个人的!你不把握当下,老天爷是不会再给你第二次机会的。

在本书中提到的“搭讪”,绝对不是过去被大家丑化、妖魔化的不良行为,或者是想搞一夜情的借口;而是指一个品德端正、有正当职业人,以一颗诚恳的心,加上礼貌的态度、合宜的举止、整齐的穿着和良好的沟通技巧,鼓起勇气去和自己想要认识的异性进行攀谈的行为。

讲得更明白点,“搭讪”只是认识朋友的众多方式之一,和经友人介绍认识、网络交友一样,并无任何不妥。它既不像相亲介绍那么八股,也不像网络交友那么容易上当(想想那些恐龙妹或恐龙兄在网络上放的假照片吧),实在是最佳的交友方式。

因此,我要为搭讪正名。只有搭讪才能让你掌握认识人的自主权,创造你积极而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