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那个人,但是喜欢你?

有的人会告诉自己的伴侣:“我讨厌那个人,但是喜欢你。”在他们看来,“不爱别人”就是深爱对方的证明。但是,这能成为真正爱着的证明吗?

弗洛姆说,爱人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只以特定的某人为对象,其他人也没有被排除在外。

也许不太恰当,但我们不妨将这比喻为骑自行车的能力。会骑自行车的人,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当然,他们也有自己对自行车的偏好。但若要选择骑某一辆自行车,前提条件是你必须会骑。

爱的能力也是一样。那些跟人说“我讨厌那个人,但是喜欢你”的人,不能说他具备爱人的能力。

硬要说的话,“你和那个人我都喜欢,但我更喜欢你”是可以存在的。但这又会引出另一个问题:这样比较是否合理?

就算听到恋人说“我讨厌那个人,但是喜欢你”,人们也丝毫不会产生被爱的感觉吧。因为听者会联想到,对方也可能会对另一个人说同样的话。

印度的宗教哲学家基督·克里希那穆提曾提出这样的疑问:“当你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是否真的会从这份爱中排除掉其他人的存在呢?”[2]

克里希那穆提和弗洛姆的观点相同,他们认为,在爱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排斥他人。

柏拉图曾对苏格拉底说,爱喝酒的人总会想尽一切方法尝试各式各样的酒。(《国家篇》)拘泥于酒的品种的人,只是喜欢那个品种的酒,说不上真的喜欢喝酒。

有一位喜欢猫的哲学家叫左近司祥子,在听到苏格拉底这番话之后说,如果真的喜欢猫,那么无论是脏兮兮的野猫,还是软绵绵的波斯猫,都应当爱不释手,真正的爱猫之人会觉得所有的猫都可爱。[3]真正爱猫的人应该会对该说法表示赞同。

按照这个说法来看,那些嘴里说着“我讨厌那个人,但是喜欢你”的人,并非真的懂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