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举了一个在父亲的溺爱下长大的家中幼女的事例。[7]这个女孩以为父亲再婚后狠心抛弃了自己,于是在心中对父亲产生了怨恨,并下定决心不要结婚。
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
她讲道:“耶稣基督降临在我面前,问我能否随他一同去往天堂。他告诉我,到了天堂,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人开心’。若我不随他一同去天堂,便会立刻坠入地狱。”
这位在女孩梦里出现的耶稣,代表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向她求婚的男性。耶稣在梦中邀请她一同去天堂,指的是男性邀请她步入婚姻。但是,不接受邀请便会坠入地狱,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在梦里,女孩在天堂里的工作,指的是女孩婚后要做的事情。要“让他人开心”,也就是说,女孩在婚后必须让丈夫过得开心。
关于这个梦,阿德勒作了这样的解释:“女孩梦里的‘让他人开心’实际上蔑视了女性的作用。这说明,在她心中,女性的作用只不过是取悦男性罢了。”
婚姻中,如果有一个人只关注对方究竟会如何取悦自己的话,那么这将会成为他们婚姻生活中的问题。同样,如果一个人认为结婚就是一项女性取悦男性的行为,这个想法本身就存在问题。
由于女孩不想结婚,所以婚姻生活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为了坚定自己不结婚的决心,她在梦里跟随耶稣去天堂看了看,预想了婚姻生活,变得更加绝望。
“我跟随耶稣去了天堂,”女孩说,“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天使,外貌与阿纳托尔·法朗士[8]的讽刺文中出现的企鹅相似。我还见到了天神,天神剃掉了胡子,看起来像那些药店广告里的男人,在天堂里四处乱跑。于是我感到非常绝望,决定离开。”
当然,梦里描述的只是这个女孩对婚姻的印象,不过在那个时代,许多人的观点和她一样。在女孩的婚姻观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
其一,她误认为结婚就是为了取悦丈夫。如上文所说,与那些被娇生惯养大的孩子一样,只期待别人给予而不懂主动付出是不正确的。而把“给予”当成取悦对方的手段,也是错误的。
其二,她错误地将婚姻中的职责固定分为“男性的职责”和“女性的职责”。如果在外工作的丈夫夸下海口“我从未给妻子在经济方面设置任何限制”,想必妻子是高兴不起来的吧。这正如孩提时代,父母反驳孩子“你想干什么都可以,但得等自己赚钱以后再说”是一个道理。
不管是外出工作,还是照料家事,其职责不是根据男女的性别而划分出来的,而是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说起来,家务本就不该是由某一方专门负责,而应当由全家一同分担。即使白天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去做家务,晚上到家后再开始也没有问题。
原本简单的事情却成为问题,是因为这个社会上对做家务的评价和意识过低。特别是婚姻中经济自由的一方,会不自觉地看低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