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未来

如果我们想要追求真爱,就必须重视婚姻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让我们的性别角色变得模糊不清,比如女人会越来越投身事业,而男人身上则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特质,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让男人更男人、女人更女人,回归到以前性别特征更明显的时代去。我不是说硬要去避免那些不可避免的变化,尤其对女人来说,完全脱离社会,回归家庭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让男人更男人是件好事,让女人更女人的好处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如果女人不像女人,那我们的世界就无法正常运行了。

通常情况下,是由女人掌管爱情、家庭和婚姻。当女人不像女人,这一切人类向往的美好词汇都将离我们远去。其实,女人的存在能够提醒男人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女人更能听从心灵的召唤,可以激励男人更好地服从自己的内心感受。男人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伟大的规划,但是要靠女人来指引他们什么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他们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如果女人太像男人了,那么男人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动力。

如果男人不像男人,婚姻也会出现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是让男人在家里分担一些女人的角色,从而缓解女人在工作中遇到的与日俱增的压力,我觉得我们有时候被这种说法误导了。由于大脑及荷尔蒙不同,要想让男人改变是一件难事,所以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注定充满愤怒和挫败。即使男人在扩大自己角色范围的过程中取得一点点儿成绩,在这种成绩的背后也暗藏危机。性别角色的互换在理论上说起来容易,但是在实际婚姻关系中很少奏效。

如果男人在家里承担更多的女性化责任,那么太太在他们眼里也会失去吸引力。女人或许以为自己想要一个可以在家务中得心应手的老公:会意识到家里乱成一团,能够独自购物,可以帮孩子们洗澡。但要是她们的老公真的变成这样了,那他们之间的爱情火花也就要熄灭了。如果他也想谈谈他的感受,那就更糟糕了。有时这会造成男女角色颠倒,我们在第5章时曾经谈过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咨询师,我经常会听到以下各种对这些情况的描述:

“我没有意识到他如此敏感。和他相处时我如履薄冰,生怕会伤害他的感情。我爱他,但我现在觉得自己有必要保护他。”

“他再也不会拒绝和我聊天儿了。但我们更象是心理诊所,而不是爱人间的亲密交谈。”

“我觉得自己这样说特别不应该,但我还是要说,我真的不想听他的感受。他过去对我的需要很关心,但现在他谈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

“我们彻底换了立场。他现在总是想谈谈,但我变成了那个想逃跑的人。”

“他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我现在还要分一部分时间和精心去为他担心。”

“一天下来,他看起来比我压力还大呢,怎么可能帮助我呢?”

一个感情细腻的男人很迷人,但他的敏感细腻来自他的男性魅力和自信。当女人想要老公更加“细腻”,她们其实是想找到一个对她们的感受更加细心、对她们的需要更加在意的男人。男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不一定非要变成女人。

现在存在于婚姻中最大的问题不是男人不像女人,而是女人太像男人。现代的女人终于可以在事业上和男人平起平坐了,赢得了性别大战,争取了自己的地位,但也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一些硬伤。有些女人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身未婚或是遗憾离婚,所以她们也无法逃脱压力的魔爪。女人希望男人可以改变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就像女人们通过自我调整可以更好适应工作一样,她们都能做到,为什么他们不行?

但确实有些女人在工作岗位上闯出一片天地,报酬和地位甚至超过男人,更加可贵的是她们深谙两性相处之道,这样的女人才是真正成功的女人。

什么是两性相处之道呢?你看了这本书就会明白,了解两性间荷尔蒙和大脑结构的差异是两性相处的基础,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方法,不只是维持婚姻中的爱情,更要使婚姻变得更加坚定,足以面对漫漫人生路上的任何风雨。

可能那些事业很成功,但也没有失去自己女性特征的成功女性们为我们指出了未来的道路:尽管两性间存在差异,但我们的婚姻关系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反而会更加亲密。在家里和工作上都平等不是说要让我们步调完全一致。要求男人女人都要工作干得一样好,对待婚姻游刃有余,并保持相同的思想和感受,那是对个体的极大不尊重。认识并接受两性间的差异是互敬互爱的基础。尊敬就是要尊敬真实的个体,并对他们的付出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