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男人就像橡皮筋

男人就像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把它拉得越长,它弹回来也就越快。用橡皮筋来比喻男人的“亲密周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根橡皮筋,猛然用力把它拉长,很快它又会自动反弹回来。男人亦是如此,起初他对女人情意绵绵,蜜里调油,忽然间他就烦躁不安,若即若离,甚至不愿和女人说话。过了一段时间,他就自动恢复原样,变回原来那个温柔的情郎。

女人如果远离一个男人,多半是因为她不爱他,不想与他发生任何瓜葛。男人若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女人的事,伤害了她,女人也会躲得远远的,不愿接近他。

虽然男人也会因为以上原因离开女人,但是,就算女人没有做错事,有时男人还是想逃离。这并不由他的主观意识决定,也不是谁的过错,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男性本能,是火星人根深蒂固的本性。

男人离开女人,是因为他们需要有独立的空间,他们不喜欢受到约束,被女人限制。偶尔的逃离,会使他怀念原先的亲密与缠绵,强烈地渴望女人的爱。他不由自主地返回女人那里,男人回来以后,他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对女人的感情和他离开时一样,并没有疏远生分,也不需要重新培养感情。

即使男人深爱着女人,他也有着对她疏远冷淡的时候。

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的秘密

如果女人能够体察到男人有着这样一个“亲密周期”,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两人的感情也会更深厚,更巩固。要是对此一无所知,女人难免会对男人心生怨恨,产生不必要的困扰。我们看看玛姬的故事吧——

这些天,玛姬心烦意乱,情绪低落。她和男友杰夫已经约会六个月了。似乎一切都很美好。可是,玛姬发现,杰夫经常会莫名其妙就疏远她。她告诉我:“这一刻他还热情高涨,爱意绵綿,可下一分钟他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根本不想答理我。我试了很多办法让他回心转意,可好像都不见效。我真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缺乏魅力,吸引不住他呢?”

杰夫疏远玛姬的时候,她太在意了,当然,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换了第二个女人,她也会疑窦丛生。玛姬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错。她努力使事情好转起来,可是,她越靠近杰夫,杰夫离她就越远。

参加了我的课程以后,玛姬感到豁然开朗,她停止了自责,不再庸人自扰。她明白,杰夫离开她根本不是她的过错。几个月后,在另一堂课里,杰夫面谢了我,他感谢玛姬从我那里学到的经验。他告诉我他们打算结婚了。

玛姬醒悟了一个道理:杰夫就像橡皮筋一样,需要拉长一定距离,才有反弹回来的力量。只有经过从疏远到亲密的过程,杰夫才会产生足够的爱的能量。相反,如果如影随形和步步紧逼反而让杰夫感受不到自由,厌烦不已。

男人突然“变身”

男人有逃离的自由,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靠近女人。与此相反,女人却要求与男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结果在女人的高压之下,男人反而感觉不到他对女人强烈的爱情,以及与女人相守的欲望。这使得男人更急于逃离。

在研讨会上,我拿出一根橡皮筋做了示范。我用两手拉着一根橡皮筋,尽量把它拉长。这根特制的橡皮筋最多能拉长12英寸。这时,我突然松开左手,橡皮筋集聚了相当大的力量,“嘣”的一声弹了回来!

同样的道理,男人达到了离开的极限,就开始“变身”了。他独处了很长时间,就开始渴望爱情,留恋女人的温柔和亲密。他的脑海里都是昔日两人相处时的美好时光,他的态度在一瞬间就发生了剧变,如今,他全身都是力量,他对女人重燃爱火,原始的冲动又回来了!

这事搁到女人身上就没那么容易了。女人对男人的180度转变摸不着头脑。不管怎么说,她需要有一个和男人重新熟悉的过程。如果女人不晓得男女之间竟有如此天壤之别,她很可能就会把男人一把推开,根本不愿再理会他。如果女人洞悉了男人的“亲密周期”,她就会以宽容的态度来接纳他,欢迎他再度归来。她真的把男人拒之门外,男人就索性再也不回来了。

男人要体会女人的感受。在男人“弹回来”以后,女人得花点时间再次适应男人,她需要时间和男人交谈,才能再度敞开心怀。如果男人能够理解女人需要这种适应期,事情就会顺畅得多。不然的话,他就会变得不耐烦,甚至愤愤不平,再次产生逃避的冲动。

男人为何逃离

坠入爱河的男人,在享受两人世界的同时,也会时常回想起独处的自由和美好。可是,等到男人满足了自由和独立的需求以后,他转身又怀念起往昔的亲密和甜蜜来,男人就是在“亲密”与“独处”之间来回转换,这是男人的本性所致。

男人就是在“亲密”与“独处”之间来回转换,这是男人的本性所致。

我们再来看看杰夫和玛姬的情况。杰夫深深地爱上了玛姬,他就像一根被拉到最长的橡皮筋,怀着强烈而冲动的力量。他竭尽全力去赢得玛姬的爱,努力给她留下好印象,让她欢笑。杰夫的行为也得到了玛姬的反馈,她同样爱上了杰夫,两人的心紧紧地靠在一起,这时,杰夫对亲密的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了。

设想一下,这根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变得软塌塌的,缺乏弹性和力度。它的伸缩性能已经荡然无存。男人陷入了爱情之中,得到了亲密的满足以后,就类似这根松弛下来的橡皮筋。

在暂时满足了亲密的需求以后,他现在转而渴望独立与自由。他责怪自己没有了自我,只沉湎于两人的小天地。说实话,男人也说不清楚他的周期性变化缘何而来,他为什么突然有了逃离的欲望。

为什么女人会抓狂

杰夫不做任何解释,便离开了玛姬,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天地。玛姬对此又担忧又恐惧。她能做的事就是采取“盯人”战术,她紧逼着杰夫,不让他躲开。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自己,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杰夫才会疏远她。她担心杰夫从此一去不复返。

让事情更糟的是,她产生了一种无力感。她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再把杰夫拉回来,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杰夫。玛姬不明白,这是男人的“亲密周期”在作祟。她追问杰夫原因,可杰夫却含糊其辞,什么也不肯说。而且,他还特别反感玛姬提到这件事。他躲得更远了。玛姬自然以为杰夫不再爱她了。

他们为何怀疑爱情

如果对“亲密周期”一无所知,男人和女人都会怀疑起彼此的爱情。玛姬不知道她妨碍了杰夫寻找自我,她下意识地断定杰夫不在乎自己,甚至他可能已经见异思迁,不爱她了。杰夫呢,在两人的关系中他失去了暂时逃离的自由,他就也没有了再度靠近和亲密的欲望。于是他很容易就认定自己对玛姬失去了激情,不再爱她了。

后来,玛姬学会改变了。她放手让杰夫保持一定距离,保留“个人空间”,这时,她惊喜地发现杰夫居然自己回来找她了!她学着在杰夫逃离的时候,不再追逐,步步紧逼着他。她相信杰夫对她的情意始终未变,一切都很正常。这样,每次杰夫都会自动返回。

玛姬原来的恐慌完全消失了,被积聚的信任所取代。随着她的不断实践,她有了更多的心得。在杰夫逃离的时候,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亦步亦趋,如影随形,她充满自信,相信杰夫会回到她身边。两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她越是信任杰夫,杰夫便越渴望与她亲近。杰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对自己的逃避怀有负罪感,他意识到,这是男人正常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情感变化。如今,他对两人的关系充满了信心和憧憬,他越来越信守承诺,最后,他愿意与玛姬结婚,与她白头偕老。他们的爱情,最后结出了丰盛的果实。玛姬与杰夫成功的秘密,在于他们洞悉了一个道理:男人的感情就像一根橡皮筋。

为何女人会误解男人

许多女人不知道男人的感情就像一根橡皮筋,所以,她们误解了男人的反应。女人时常困惑地对男人说:“让我们好好谈谈吧!”可是,男人厌烦地背过身去,根本不予理会。正当她想敞开心扉、靠得更近时,男人却拔腿飞奔,离她而去。我最常听到的抱怨便是:“每次我想和他好好谈一下,他总是躲开我。我感觉他似乎对我没有一丝感情,不在乎我的感受!”女人错误地得出了这个结论:男人根本不想和她说话。

“橡皮筋原理”圆满地解释了为何男人一方面对女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却莫名其妙地离女人而去。男人疏远女人时,他并不想交谈。这会儿,他需要的是独立自由的感觉,他不需要照顾任何人的感受,也不必承担任何责任。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时刻。等他从自己的小天地返回时,他自然就会想说话,想交流。

为了维系与女人的感情,他需要感受到女人的情绪变化,体谅她的情感波动,替她解决问题,满足她的需要,因此,男人势必要牺牲掉一部分自我。因此,他的周期性逃离能够让他重建自我,找回自由的感觉。

为了维系与女人的感情,男人或多或少都要牺牲一部分自我。

对男人而言,逃离意味着“我需要一点个人空间”,或者“我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不管他们怎么描述,男人在逃避的那一刻,他满足了自我的需求。

男人要逃避女人,并非有意的,而是一种受本能驱动的行为。男人要是靠得太近,他就开始失去自我。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以后,他开始感受到对独立自主的渴望,于是,他便不顾一切地逃开了。而且,女人过分的控制欲使男人走得更远。女人了解这一过程之后,她便懂得如何看待男人突如其来的冷淡和逃避了。女人恋爱时要让自己有一定的心理弹性,既能享受爱情的亲密,又能接受爱人的疏离。

女人靠得越近,男人躲得越远

许多女人发现,当她想和男人说话,或者想和他更加亲密无间时,男人马上就会躲得远远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通常有两个:

1.女人选择了错误的时间。每次她想和男人亲近,提出“让我们好好谈一谈”的要求时,正好是男人意欲逃离的时刻。如此一来,她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根本不想和我说话!”或者“他根本不在乎我,他的心里没有我!”

2.女人敞开心扉,把最隐私的感情与男人共享,渴望和他融为一体时,却引发了男人逃离的欲望。男人与女人卿卿我我之时,他体内的警钟就会大声作响,提醒他保持自我的平衡,男人会不由自主地撤出来,飞速地离开女人。哪怕在两人最亲密缠绵的时候,男人的热情也会突然降到零度,因为此时,他感到自己需要保持自我,需要有独立自主的控制能力。

在男人离开女人的时候,女人陷入了迷茫恐惧之中,不知所措。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似乎都能诱发他加速逃离。在了解了“橡皮筋原理”以后,一切都很好解释了。男人对女人的爱促使他想接近女人,与她亲密无间,可如果靠得太近了,男人又转而追求自由自在,独立自主。

男人并不是有意要伤害女人,忽视女人的感受。男人的情感变化依循着“亲密周期”而变。他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着。在他需要亲近时,他也会随时产生逃离的念头。

与男人谈话的时机

在男人逃离的时候,不要试图与他交谈,追着他逼迫他开口。在他只想独处的时候,并不是说话的好时机,那样只会让他厌烦不堪,让他一个人待着好了。过一段时间,他就会自动回来的。到时候,他满怀着强烈的爱意回到你身边,事事以你为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时候,你就可以和男人深入地互诉衷肠了。

在“黄金时刻”来临的时候,男人有一肚子的话要向女人倾吐,可女人却未必想和他互动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以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最后一次女人想和男人说话时,男人却逃之夭夭,因此,女人开始恐惧和男人交谈。她误以为男人根本不在乎,不想听她讲话。

2.女人生怕惹恼了男人。因此,她等着男人先开口,给她一个台阶下。在女人看来,如果她突然离开男人,在两人重新会面时,她肯定会对自己的不辞而别作一番解释。女人以为男人也应当这样做。女人需要一个“过渡期”,她在等待着男人倾吐自己的烦恼。可是,此刻男人却根本没有任何烦恼,他早把自己之前的逃离忘到了九霄云外。

3.女人有太多的话想问男人,可是,她却竭力隐藏自己的恼怒,表现得不那么突兀。为了礼貌起见,她不想谈及自己,只好追问男人此刻的感受与想法,可是,这样做却是极为错误的。男人根本没有什么可以交代的,于是乎,女人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男人关上了那扇沟通之门,他不想和我说话!

可想而知,女人对男人的种种误解,将带给她无数的懊恼和沮丧!

怎样让男人开口

女人渴望倾诉和亲近时,她不能指望男人首先开口。女人应该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由她开始交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男人先打开话匣子,这样可以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女人应该勇于分享自己的感受,男人才会跟上她的步伐,积极地响应她。

相对于女人而言,男人比较慢热。女人可以顺畅地表达感情,男人却经常有爱说不出。刚和女人认识时,他往往表现得比较木讷,惜字如金,随着两人逐渐相互了解,男人才慢慢和女人敞开心扉,倾心交谈。男人有需要时才会开口,女人对此缺乏了解。女人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与人分享,要是有了愿意聆听的听众,她更是滔滔不绝,可男人却很少这样做。但这并不意味着男人拒绝和女人交流。我们常见到,当女人把自己的各种心绪向男人和盘托出时,男人会渐渐受到感染,乐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和女人交流。

比方说,女人在谈话中,抱怨今天在工作上遇到的诸多麻烦,这时,男人也会加入其中,倾诉在职场中遭遇的困惑。这样一来,两人感觉彼此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有了更深的共鸣。同样地,女人谈论孩子的时候,男人自然而然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女人沟通,在交谈过程中,两人变得更亲近。倘若女人自始至终既没有责备和抱怨,也没有施加任何精神压力,男人当然会卸下包袱,和她说出心里话。

不要制造压迫感

毋庸置疑,女人向男人倾吐感受时,男人自然会应和对答。可是,男人却特别害怕女人制造压迫感,女人咄咄逼人地强迫男人开口,男人的脑袋顿时一片空白,他张口结舌,实在不知道应该向女人交代些什么。就算有话要说,他也起了逆反心理,很抗拒和女人交谈。

男人很反感女人强迫他说话,可是,女人却时常不知不觉地制造了紧张的气氛,让男人戒备万分。有的时候,男人只想保持沉默,思考一会儿,可这时女人却以为男人有了心事,她不断地要求男人“交代问题”,她的语气中带着强烈的质问和审讯的意味,可她自己却没有察觉。男人在高压之下不胜其烦,产生了抗拒心理,他干脆噤口不语了。女人忘记了男人来自火星,火星上的人类在有需要时才会发言,他们反感别人没完没了地强迫他们开口。

女人以为:他要是不肯和我说话,那准是不爱我了!要知道,女人要是讨厌起谁来,她自然而然不想和这个人说话。她据此认为,男人对她失去了感情,所以才咬紧牙关,不想交流。男人的沉默更加激起她的怒火,女人越想越委屈,不由自主地把怨恨和不满都写在脸上,这样一来,男人更加抗拒交流,两人之间矛盾丛生,影响了感情。殊不知,男人需要女人的接纳与包容,假若他体会到了女人的善意与理解,他就会毫无保留地尽吐胸臆。要是他感受到的是女人的高压和抱怨,他索性采取逃避的态度,把女人拒之门外。

在男人学会交流以前,他必须首先掌握倾听的技巧。倘若女人对男人的倾听报以感激,他就会受到莫大的鼓励,不知不觉中,他就由倾听者转化成了倾诉者,推心置腹地与她倾心交谈。

如何开始和男人交谈

我们在上面说过,女人越是想撬开男人的嘴,男人就越是反感和抗拒。大多数的男人在女人强迫他说话时,就会不假思索地想要逃离。因此,直接强迫他说话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特别是在男人处于“逃离期”时,他只想一个人独享安静的空间,你的喋喋不休只会为他平添烦恼,让他避之不及。女人必须得放弃紧追在男人屁股后面强迫他说话的做法,她不妨反躬自问:“我怎么样才能与我的伴侣亲密无间,情投意合,毫无隔阂地交流呢?”

在一段感情关系中,女人应该扮演主动交流的角色。渐渐地,她的心态便会成熟多了,她会坦然地接受男人,在男人想和她沟通时,她欣然加入其中,与他畅诉衷肠;当男人急欲逃离时,她不会大惊小怪,自寻烦恼。

男人在你身边寻求爱和亲密时,聪明的女人不会冲动地向他连珠炮似的问上一千个问题,更不会硬是要他马上开口交谈,相反,她自己主动向男人分享各种感受,她鼓励男人多多倾听,宽慰他:“如果你想和我说话,我当然求之不得;如果你不想说,只要倾听,我也会心存感激!”女人感恩的态度对男人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比方说,玛姬想和杰夫谈心,她说:“杰夫,你能不能听我说一会儿话?我今天过得非常不顺心,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这样我心里会好过得多。”玛姬在长篇大论地抒发不满时,突然停顿下来,满怀感激地说:“我真的特别感谢你能听我诉诉苦,你是一个出色的听众。你的倾听,对我真是太珍贵了!现在,我感觉好过多了!”

男人渴望女人的欣赏与鼓励,失去这些,他也就没有了维系感情的力量,他以为倾听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足挂齿。他意识不到,倾听对女人来说比黄金还要宝贵。女人天生就知道倾听的意义是何等的重要,可是,她却指望一个从来没有经受过训练的男人懂得这个道理,这就好比希冀男人成为女人一样荒唐。受过情感指导与培训的男人,掌握了倾听的诀窍,他的聆听得到女人的夸奖与赞赏,最终,他也能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倾诉者,迫不及待地想与爱人分享一切。

当男人不愿意说话时

桑德拉和拉里已经结婚二十多年了,可是,最近他们的婚姻却濒临破碎。桑德拉动了离婚的念头,但拉里仍想把婚姻维系下去。

桑德拉满怀怨愤地控诉拉里:“我怎么会和这样一个男人生活了二十年?他口口声声说还想和我生活下去,这简直是太荒唐了!他从来没有珍惜过我,我想和他说话,他却转身就走。他一直像一块冰一样冷酷无情,他只关心自己,从来没有在乎过我。我根本没打算原谅他,我不想再继续婚姻了。我厌烦了必须得围绕着他转的日子,我受够了!”

其实,两个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桑德拉也有责任。她把一切都归罪于丈夫,是相当不公平的,她看不到自己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她竭尽全力去维护两人的亲密关系,去沟通和对话,可是,拉里却避之唯恐不及,对她的努力视若无睹。

她参加了我的研讨会,在课上,听到了我讲述的“橡皮筋”理论后,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原谅了她的丈夫。她开始醒悟到这不光是“他”一个人的错,这是“他们”共同犯下的错。她开始反省自己是如何把丈夫一点点推开的。

正如桑德拉所言:“我还记得,在我们结婚的第一年里,我曾经想和他深入交流,我似乎要把多年积压于心的想法和感受都倒出来,可是,拉里总是走开,不理睬我。我沮丧无比,以为他不爱我了。这样的情形发生过几次以后,我放弃了沟通的努力。我不想再受到伤害,我从来没有想过,也许换个时机他会非常愿意听我倾诉。要是我能选择恰当的时机,他就不至于逃避,而是耐心地听我说话。我没给过他机会,我们的感情日渐淡薄,两人形同陌路。那时候,我就是想不通,为何男人从来不主动开口,非得我去逼着他呢?”

“独角戏”式的单向对话

在和桑德拉长谈几次以后,我发现,原来过去桑德拉和丈夫之间的谈话是典型的“独角戏”式对话。在开始交谈时,她不是只谈自己的心情,而是甩出一系列问题让拉里回答,拉里言简意赅的回答让她十分恼火。当她真的谈到自己的时候,拉里还是爱理不理、不置可否的样子。桑德拉认为,拉里是个极端不合格的伴侣,他既缺乏爱心,又封闭自己,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伴侣。

我们看一看,以前桑德拉与丈夫之间典型的“独角戏”式的单向对话:

桑德拉: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拉里:还凑合吧。

桑德拉: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拉里:和平常差不多。

桑德拉:这个周末你打算做什么?

拉里:我也不知道,你呢?

桑德拉:我想邀请些朋友来家里一块吃饭,你看好吗?

拉里:我不晓得。对了,你知道电视节目单搁哪儿了吗?

桑德拉变得不耐烦起来:你怎么从来不好好听我讲话?

拉里语塞了,开始沉默寡言。

桑德拉:你还爱我吗?

拉里:当然啦,否则我怎么会和你结婚呢?

桑德拉:你这个人真是不可理喻!你就是这样来爱我的?我们从来没有好好地谈一次话。你瞪着眼睛干坐在那儿,却一个字也不肯多说!你到底有没有在乎过我的感受呢?

每当这时,拉里就会站起身来走开,把桑德拉一个人留在那儿。等他回来时,他却表现得若无其事,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桑德拉也会掩饰自己,尽量淡化不愉快的回忆。可是,她心中的温暖与爱情却渐渐地熄灭了。表面上她假装自己还爱着拉里,但是,在内心深处,她的怨愤与委屈却与日俱增。到某个临界点,她的情绪就会爆发一次,她又开始唱起了“独角戏”,用激烈的措辞和语气责备着拉里。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了二十年以后,桑德拉非常疲倦,她认为拉里根本不爱她,于是决定结束婚姻,不再和拉里生活下去。

彼此支持,不必强行改变

在研讨会上,桑德拉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想尽各种招数想让拉里开口交谈。我多么希望他能够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把各种感受向我尽情倾吐!我盼望着他能展示自己脆弱而真实的一面。我并不知道,这样做会令我渐渐失去他。上个周末,我和丈夫深入而亲密地交流了一次,在以前的二十年中,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那一天,我们心心相印,毫无隔阂。我感觉他依然深爱着我,关心着我。这是我多年的夙愿。我觉得他已经变了个样。过去我们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欠缺的,就是彼此支持,相互鼓励。”

以前,桑德拉老是没完没了地抱怨拉里的沉默不语。她以为,正是拉里的沉默让他们的关系日益僵化,严重影响了两人的亲密关系。通过参加我的研讨会,她开始学会单纯地分享,她不再强求拉里必须做出反馈。她认识到,沉默也是一种回应。她理解了火星人特殊的“亲密周期”,在拉里进入“逃离期”时,她允许丈夫保持沉默。而且,她学会欣赏拉里的安静无言。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拉里很快转变成一个忠诚、热心的倾听者。

拉里也在练习倾听的技巧,他逐渐明白了倾听便是最好的支持,他不再急着给桑德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对于女人而言,男人的倾听比开口说话意义更重大。而且,让男人学会倾听,比让他开口倾诉容易得多。男人一旦发现他所爱的人欣赏和感激他的倾听,他就会受到感染。如果他感觉不到压力,他就会迅速敞开心扉,展示真实的自我。女人不用强迫他说话,男人自然而然就会开口畅谈。当然,女人要无条件地接纳男人。女人要记住,男人是来自火星的生物,决不能在他身上寻找金星人的影子!

如果男人从不逃离

丽莎和吉姆结婚两年多了。两人感情深笃,形影不离。可是,最近吉姆却越来越烦躁不安,态度消极,他时常向丽莎大发脾气,让丽莎很是不解。

一次心理咨询时,丽莎困惑地对我说:“吉姆现在越来越乏味无趣了。我用尽各种办法想取悦他,让他开心起来,可是,我的好心全泡了汤!我约他去餐馆吃饭、逛商场、外出旅游、参加晚会或者看看话剧什么的,他却懒洋洋地提不起劲。我们老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吃东西,睡觉和工作,哪儿也不去!我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继续去爱他,但心里还是非常不痛快。过去,吉姆是一个多么迷人的男人,充满了浪漫情调。可惜时过境迁,如今我感觉自己在跟一根木头生活!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了解了男人的“亲密周期”以及“橡皮筋”理论以后,丽莎和吉姆都明白了症结所在。他们离得太近了,整天黏在一块,根本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他们应该适当地分开一会儿,让彼此保持新鲜感。

要是一个男人从来不离开女人,整天相依相伴,他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消极沮丧,而且,还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吉姆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丽莎,让他自己一个人待着,他就会有负罪感,觉得这样做很对不起丽莎。他以为,因为他爱丽莎,所以他必须时刻和丽莎待在一起,分享一切。

丽莎也和吉姆有着同样的想法。在咨询过程中,我问丽莎,为什么她非得整天陪着吉姆。丽莎说:“要是我自己一个人去寻开心找乐子的话,我怕吉姆会生气。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去逛街购物,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他对我很是不满。”

这时,吉姆插话了:“你搞错了。那天我根本没有对你生气,我不高兴的原因是在一笔业务里我损失了一些钱。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我突然发现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觉得非常自在惬意!唉,我不敢告诉你这个,因为我怕这会伤害到你的感情。”丽莎说:“我当时还以为,我扔下你一个人出去,你会心烦意乱呢!我看到你那么冷淡,还以为自己犯了大错!”

学会独立

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丽莎转变了态度。她驱散了以往的消极想法,不再担心吉姆。吉姆的偶尔离开,不仅让他心情舒畅了许多,还让丽莎学会了独立与坚强。彼此贴得太紧密,就会想要分离。彼此保持相对自由的空间,对感情关系更为有益。丽莎开始学会更细心地照顾自己,疼爱自己。而且,她结交了许多知心好友,与她们一起发掘出许多生活的乐趣,从而成功地转移了情绪。

她不再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吉姆身上,自然,以往的怨气与委屈也就烟消云散了。她认识到,过去她对吉姆的期望值太高了。她剥夺了吉姆逃离的自由,造成了许多问题。她明白吉姆有时也想要一点自由,需要有独处的空间,这并不代表她失去了爱情。过度的贴近挤走了爱情中仅存的空气,于是,爱情也就窒息了。她为爱情做了太多的牺牲,可惜事与愿违,她的爱让吉姆感到窒息,她的过度依赖更是让吉姆十分压抑。

丽莎开始自己找些消遣,不再整天都要求吉姆陪着她。她独立处理了许多事,有时她会和她的闺中蜜友们一道吃晚饭打保龄球。或者自己一个人去参加派对。她开始懂得经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如此简单的奇迹

在丽莎学会独立以后,她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关系有了改善。吉姆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她身上。吉姆发现丽莎比以前更有趣,更有活力。吉姆又变回以前那个英俊迷人的绅士形象,他开始主动与丽莎约会,和她一起共度良宵,做各种快乐的事。吉姆又重新获得了爱的激情与动力!

在咨询中,他坦陈:“在丽莎开始独立之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觉得我又爱上了她。在她离开时,我对她牵挂不已。能重新恢复过去的感觉,我感到非常幸运!我都快忘了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我似乎永远达不到丽莎的要求,她总是指挥我干这个干那个,而且还问我一连串的问题,让我非常烦恼!”

丽莎说:“我意识到过去我一直在有意无意地责备和挑剔吉姆。我指责他是我所有烦恼与不快的根源。可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要对自己负责,不能依靠他人来寻找快乐。如今,我看到吉姆又重新充满活力和激情,回到过去生气勃勃的状态,这真是个奇迹!只要我自己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实现这个奇迹!”

阻碍“亲密周期”的行为

女人无意中会做出两种破坏“亲密周期”的行为。它们是:一、在男人逃开时,紧紧地尾随其后;二、因为男人的逃离而惩罚他。

下面的清单,列举出女人在男人逃离以后,不断地追踪男人,防止他再次逃开的常见情形:

追逐行为

1.身体方面

男人从女人身边逃开后,她在后面穷追不舍,跟在男人屁股后头形影不离,男人去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吉姆和丽莎就是这种情况,为了看好吉姆,丽莎从来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样她就能整天和吉姆待在一起。

2.情感方面

男人逃离时,女人的全部精神都跟随着他。她为男人牵肠挂肚,忐忑不安。她很想让男人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与关爱。她以为是自己造成了男人的逃离,她对此心怀歉意。其实,女人处心积虑的关注,会让男人有窒息之感。

另一种阻止男人逃离的行为,是彻底否定他想独处的自由。她认为,男人不能抛下她一个人过,她通过感情的操控努力地把男人拽回身边。

甚至,她还会上演“苦情戏”来阻止男人离去。在男人离开时,女人表现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以勾起男人的同情心和负罪感,这样一来,男人可能会于心不忍,不再离开她。女人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来绑住男人,可是,这种“苦肉计”却让男人感到自己被女人牢牢控制住了,无法动弹。

3.精神方面

女人试图用质问的方式来引起男人的负罪感,她向男人抛出一连串尖锐的问题:“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你难道不知道,你离开我对我是多大的伤害吗?”等等。

为了把男人拉回身边,女人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千方百计地讨好男人。她以为,只要自己做到无懈可击,男人就没有理由离开她了。女人牺牲掉自我,只为了换取男人留在她身边。

她在男人面前表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她生怕自己得罪了男人,他就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她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一味地迎合男人,取悦男人。

一种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男人的“亲密周期”的行为便是惩罚他。这是女人对付男人的常见手段。下面,我们列举了几种非常典型的惩罚行为:

惩罚行为

1.身体方面

在男人渴望回到女人身边,再次得到她的爱时,女人将他拒之门外,甚至还拒绝男人的性要求。她不允许男人对她有任何身体接触,或者靠得太近。她还有可能会对男人大打出手,或者摔打东西,借此发泄男人的离去给她带来的愤怒和失落。

如果男人因为逃离而受到处罚,他会惊恐不已,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潜在的恐惧会阻止他再动离开女人的念头。于是,他与生俱来的“亲密周期”就被打破了。结果,男人内心暗暗滋生着怒火,丧失了与女人更加亲密的冲动。而且,一旦他再度离开,他也许就不会再返回了。

2.情感方面

男人回到女人身边以后,发现她愁眉苦脸,抑郁寡欢。她不肯原谅他的冷落和忽视。他试着做一些事情去哄她开心,可一点儿也不奏效,男人碰了一鼻子灰。于是,男人感觉他不能满足女人的需求,他索性放弃了。

男人回来以后,女人尖刻的言语,刺耳的声调,受伤的表情,这一切都让男人心生畏惧。既然不能满足女人的需求,达成她的愿望,他干脆就拒绝亲近,放弃爱情。

3.精神方面

男人满怀着爱意回到女人身边,迎接他的却是她的冷漠。女人板着一张面孔,冷若冰霜,拒绝和男人说话。男人之前的离去让她愤怒不已,因此,她要用“冷战”来惩罚男人,不给他亲近的机会,拒绝他的关心和帮助。

她不再相信男人的心仍然在她身上,她不再对男人诉说她的感受。她认为男人不“乖”,就得像犯了错的狗一样要关禁闭!

可是,女人的行为却起了反作用。要是男人害怕受到惩罚,害怕失去女人的爱,他宁可违逆自己的本性,留在女人身旁。可是,他会开始质疑这段感情的价值,他认为这份沉甸甸的爱是种负担。他在潜意识里认为女人终将会放弃这段感情。

男人的过去如何影响“亲密周期”

男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乏“亲密周期”被阻碍和破坏的记忆。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是何等憎恨父亲的冷落和忽视,因此,他会对逃离心生畏惧。这种类型的男人,甚至不知道他需要偶尔逃离。他很可能还会不知不觉地找各种借口,否定男人拥有离开的权利和自由。

这样的男人,时常显得有些女性化,他悄悄压制了男性的本能反应。他生性敏感,总是竭力去讨好别人,因此显得格外善解人意,招人喜欢。可是,他少了点儿男人的阳刚之气。他对逃离的行为有着不必要的负罪感。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恐惧感从何而来,他丧失了欲望、力量和热情,开始变得消极倦怠,过度依赖。他害怕一个人独处,也不敢进入“洞穴”。他以为自己不喜欢孤独冷清,其实,究其根底,这是他害怕失去爱的表现。幼年时,他看到过母亲是怎样拒绝和排斥父亲,母亲甚至还拒绝他。这景象深深刻在他脑海里,无法忘怀。

正如有些男人不知道如何离开,另一些男人则不清楚如何返回,如何再度靠近女人。这种类型的男人大多有“大男子主义”倾向。他不明白应该如何重新点燃爱火,给予女人爱与关怀。在内心深处,他判定自己是一个不值得他人去爱的糟糕男人。他害怕靠近和关心别人,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来掩饰自己。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付出真心的话,别人会不会接受他的诚意。无论是敏感柔弱类型的男人,还是“大男子主义”类型的男人,都缺乏积极的态度,对于“亲密周期”,他们从未有过美好的经验。

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正视“亲密周期”,了解它的奥秘。有些男人对自己躲进“洞穴”的行为心怀内疚,对自己不由自主的反弹行为也非常困惑,他不明白为何此刻他只想加速逃离,可下一刻他又渴望尽快回到女人身边。他们误以为,肯定是自己哪里出了差错,某个地方不对劲了。要是男人和女人都洞悉了“亲密周期”的奥秘,他们就会对以前的种种矛盾与不快感到释然了。

明智的男人和机灵的女人

男人一旦了解了女人是如何制约和影响“亲密周期”以后,他就会格外地重视聆听。他发现,只要能够尊重和倾听女人,就能为女人注入一剂“强心剂”,加强她对爱情的信心。女人不再疑神疑鬼,怀疑他会变心,或者对她失去兴趣。在他不需要独处的时候,聪明的男人能够不失时机地对女人嘘寒问暖,倾听她的感受和想法。

男人逐渐学会把握自己的亲密周期,在他要离开时,他向女人做出承诺:“亲爱的,现在我需要独处一段时间,等我把事情处理完了,我们再好好待在一起,没有什么能打扰我们。”或者在女人说话时,他如果想回避,他会这样表达:“我需要一些时间再好好考虑一下,亲爱的,让我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稍后再讨论这件事,好吗?”

他开始能够把握自己的亲密周期,在他要离开时,他向女人做出承诺。

当男人回来后想继续刚才的话题,女人却开始试探他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情况会时常发生,要是男人拿不定主意,他可以这样回答:“我也不能肯定地回答你,亲爱的。我只是想一个人待一会儿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我们开始谈谈那个问题吧。”

他非常清楚女人渴望他能当一名忠实的听众,在他不需要逃离的时候,他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聆听女人。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倾听会帮助他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

在谈话的过程中,一个机灵的女人不会强迫男人开口说话,压迫他把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她可以询问男人有没有在听她说话。她关注的重点转移以后,男人的压力就得以释放了。她学会对男人坦诚相待,以她的温柔和宽容接纳男人,避免颐指气使地压制男人。

她相信,如果她能包容和接纳男人的一切,男人就会变得更有自信。她从来不会追踪或惩罚男人。她知道,有时她的柔情蜜意反而会让男人有逃离的念头,但不久,男人就会自动回到她身边,积极地响应她的爱情。睿智的女人从不轻言放弃。她会聪明地给爱情多一点儿新鲜空气,最终,她的守望和宽容会赢得男人最忠实最热烈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