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无处不在

概括而言,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改变人们的认知和信念。我们经常引导咨询者反思,究竟什么是正常的、可以被接受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期望的。然而,在性爱边界的问题上,心理咨询师的做法反映了主流文化。他们普遍认为,一夫一妻制是一种规范,夫妻之间对性的忠诚是必须的;非一夫一妻制,甚至是双方自愿的非一夫一妻制,都是可疑的,这意味着双方缺乏承诺或害怕亲密,最终会损害夫妻关系。

我的一位同事坚定地说:“开放的婚姻是荒唐的。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做到,那就太天真了。我们曾经尝试过,但完全是一场灾难。”“也许的确如此,但是封闭的婚姻也难免不成为一场灾难。还有,一夫一妻制的理想有很多人都做不到,那这也算是天真的想法。而且出轨会让人非常痛苦。”我回应道。这位同事是一位极好的性心理咨询师,但她依然坚持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性爱忠诚观。根据这种观点,情感承诺要求绝对的排他性,不容有瑕疵。

然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在这方面不能给我们什么帮助。在我们的消费文化中,我们永远想要最新款、最新版、最年轻的东西。如果这个无法实现,那我们至少需要更激烈、种类更多,刺激更大的东西。我们寻求即时的满足,越来越无法容忍任何挫折。没有谁鼓励我们要对现状满足,让我们觉得“这很好,足够了”。性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一部分——有人甚至会说,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衣服、汽车、鞋子、沐浴液、新的文身、翘臀等,都在我们有了这些性爱会更满足。我们被灌输这样的想法:性爱满足和个人幸福是相辅相成的。到处都充满了欢乐,像一个真正的宴会,我们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参与其中。这就难怪人们为什么会在婚姻中感到不满足了,因为在婚姻中各种各样的幻想遇到了阻碍。

不过,这不是不忠的理由,我也绝不打算为不忠的行为辩护。从夏娃被诱惑开始,诱惑就一直存在,但对诱惑的禁令也一直存在。天主教不仅善于教导我们避免诱惑,还教导我们如何为无法抗拒的诱惑而忏悔。当今社会发生变化的不是欲望,而是我们觉得自己有义务去追求那些欲望——至少当我们结婚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要放弃很多我们一直被鼓励追求的东西。面对这些,一夫一妻制势单力薄,就像一个男孩想用手指堵住崩溃的堤坝一样,它孤零零地防御着汹涌而至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