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面对不忠:重新思考“第三者”

问:有什么保持长期感情的秘诀吗?

答:不忠。不是不忠这个行为本身,而是来自不忠的威胁。在普鲁斯特看来,唯有嫉妒之情的介入才能拯救被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消蚀得寡淡无味的爱情关系。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拥抱逝水年华》(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塔木德》是希伯来传统文化经典,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每天晚上,拉比·巴·阿斯都匍匐在仁慈的上帝面前祈祷,祈祷自己能摆脱邪恶的欲望。他妻子听到了,觉得很奇怪:“我们已经很多年不做爱了,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所以,有一天,当拉比在花园读书的时候,她把自己打扮成哈胡塔(哈胡塔是古巴比伦典型的妓女名字,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也有“自由”的意思),然后走到了花园里。

“你是谁?”他问。

“我是哈胡塔。”她回答。

“我想要你。”他命令道。

“给我摘下石榴树上最高的那个石榴。”她向他提要求。

他摘下那颗石榴给了她,然后,两人做爱。

当他回到家里,看到妻子在烧火。他站起来,想要投火自尽。妻子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发生了……”他坦白道。

“但那就是我。”她回答说。

“但是,我的意图是不对的,我违反了忠贞的原则,论罪应被烧死。”

这个故事,体现了潜藏在伴侣之间“忠贞”教条的内在悖论。换言之,“忠贞”一旦被绝对化、极端化,就会步入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