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美]克里斯汀•汤普森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Film History,2e 出版年: 2012-3 页数: 808 定价: 1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ISBN: 9787510043635 内容简介 · · · · ·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作者另一代表性力作 最贴近当代读者的电影史教材,经典原文重现 -------------------------------------------------- ★ 畅销十七年并被译为中文、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波斯文等六种语言的权威电影教科书 ★ 独特的理论架构,涵盖主流类型片、纪录片以及先锋电影发展脉络,全面解析电影与社会文化。 ★ 上至电影草创之初,下到数字技术领衔的3D时代,纵览电影百年风云嬗变。 ★ 数百张精彩图片,直观展现经典影片场景与台前幕后花絮。 ★ 新版增加深度解析环节,囊括电影大事年表、经典场景分析、重要电影人介绍以及相关电影运动主要作品表,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研究细节与更翔实的资料库。 ★ 扩充了对亚洲、非洲、拉美地区以及中国电影的研究篇幅,建构更广博的知识体系。 -------------... 作者简介 · · · · · ·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 1947~ )与其夫人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1950~ ),当代美国重要的电影理论家,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荣誉教授,法国电影资料馆(Cinemathèque Française)顾问,国际电影学界最多产、最伟大的教科书编纂者。波德维尔是“认知电影理论”的创始人,并以其对小津安二郎、爱森斯坦等人的“作者”研究、电影叙事学、香港电影研究、电影风格史的研究而广受尊敬;克里斯汀则是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的领军人物,她的Breaking the Glass Armor(1988)是公认的新形式主义经典著作。 波德维尔夫妇著有多部享誉世界的电影学理论专著,如《电影风格的历史》、《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香港电影的秘密》,以及这部经典电影史教程《世界电影史》。 2007年... 目录 · · · · · ·电影学院·影印丛书说明出版前言 Preface 前言 Introduction: Film History and How It Is Done 导论:什么是电影史,怎样做电影史? Part One EARLY CINEMA 第一部分 早期电影 1 THE INVENTION AND EARLY YEARS OF THE CINEMA, 1880s–1904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与电影的早期,1880年代-1904 · · · · · ·() 电影学院·影印丛书说明 出版前言 Preface 前言 Introduction: Film History and How It Is Done 导论:什么是电影史,怎样做电影史? Part One EARLY CINEMA 第一部分 早期电影 1 THE INVENTION AND EARLY YEARS OF THE CINEMA, 1880s–1904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与电影的早期,1880年代-1904 2 THE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THE CINEMA, 1905–1912 第二章 电影的国际化扩张,1905-1912 3 NATIONAL CINEMAS, HOLLYWOOD CLASSICISM, AND WORLD WAR I, 1913–1919 第三章 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 Part Two THE LATE SILENT ERA, 1919–1929 第二部分 无声电影后期:1919-1929 4 FRANCE IN THE 1920s 第四章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 5 GERMANY IN THE 1920s 第五章 1920年代的德国电影 6 SOVIET CINEMA IN THE 1920s 第六章 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 7 THE LATE SILENT ERA IN HOLLYWOOD, 1920–1928 第七章 无声电影后期的好莱坞电影,1920-1928 8 INTERNATIONAL TRENDS OF THE 1920s 第八章 1920年代的国际化趋势 Part Three THE DEVELOPMENT OF SOUND CINEMA, 1926–1945 第三部分 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 9 THE INTRODUCTION OF SOUND 第九章 声音的引入 10 THE HOLLYWOOD STUDIO SYSTEM, 1930–1945 第十章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1930-1945 11 OTHER STUDIO SYSTEMS 第十一章 其他制片厂制度 12 CINEMA AND THE STATE: THE USSR, GERMANY, AND ITALY, 1930–1945 第十二章 电影与政府:苏联、德国和意大利,1930-1945 13 FRANCE: POETIC REALISM, THE POPULAR FRONT, AND THE OCCUPATION, 1930–1945 第十三章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人民阵线与占领期,1930-1945 14 LEFTIST, DOCUMENTARY, AND EXPERIMENTAL CINEMAS, 1930–1945 第十四章 左翼、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30-1945 Part Four THE POSTWAR ERA: 1945–1960s 第四部分 战后时期:1945-1960s 15 AMERICAN CINEMA IN THE POSTWAR ERA, 1945–1960 第十五章 战后美国电影,1945-1960 16 POSTWAR EUROPEAN CINEMA: NEOREALISM AND ITS CONTEXT, 1945–1959 第十六章 战后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及其语境,1945-1959 17 POSTWAR EUROPEAN CINEMA: FRANCE, SCANDINAVIA, AND BRITAIN, 1945–1959 第十七章 战后欧洲电影:法国、北欧和英国,1945-1959 18 POSTWAR CINEMA BEYOND THE WEST, 1945–1959 第十八章 战后非西方电影,1945-1959 19 ART CINEMA AND THE IDEA OF AUTHORSHIP 第十九章 艺术电影与作者观念 20 NEW WAVES AND YOUNG CINEMAS, 1958–1967 第二十章 新浪潮与新锐电影,1958-1967 21 DOCUMENTARY AND EXPERIMENTAL CINEMA IN THE POSTWAR ERA, 1945–MID-1960s 第二十一章 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片,1945-1960年代中期 Part Five THE CONTEMPORAYR CINEMA SINCE THE 1960s 第五部分 1960年以来的当代电影 22 HOLLYWOOD’S FALL AND RISE: 1960–1980 第二十二章 好莱坞的衰落与复兴,1960-1980 23 POLITICALLY CRITICAL CINEMA OF THE 1960s AND 1970s 第二十三章 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 24 DOCUMENTARY AND EXPERIMENTAL FILM SINCE THE LATE 1960s 第二十四章 1960年代后期以来的纪录片与实验片 25 NEW CINEMAS AND NEW DEVELOPMENTS: EUROPE AND THE USSR SINCE THE 1970s 第二十五章 新电影与新发展: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与苏联 26 BEYOND THE INDUSTRIALIZED WEST: LATIN AMERICA,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SINCE THE 1970s 第二十六章 超越工业化的西方:1970年代以来的拉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 Part Six CINEMA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 第六部分 电子媒介时代的电影 27 AMERICAN CINEMA AND 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 THE 1980s AND AFTER 第二十七章 美国电影与娱乐经济:1980年代和1980年代之后 28 TOWARD A GLOBAL FILM CULTURE 第二十八章 走向一种全球电影文化 Bibliography 参考书目 Glossary 重点词汇 Index 索引 · · · · · · () |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再造知识结构。
一种全新的角度切入
很精彩,观点角度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