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余欣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 出版年: 2012-6 页数: 438 定价: 7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 ISBN: 9787532563050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以敦煌吐鲁番文献、日本古钞本、考古文物以及相关民国档案、书札、诗词、题跋的整合性探讨,观照中国现代学术成立史之一侧面,追索其内在理路,进而构建中古写本研究及其现代镜像之“交错的文化史”,并藉此对写本文化之于中国学术研究之意义进行博观与省思,期望不仅拓展敦煌学史、写本学、知识社会史诸领域之疆界,亦有资于推进东亚世界学术思想史研究。 学术史的省思,是任何新学问生发的基点,代表的是对学术内在理路的把握和学科发展的自觉。真正的学术史研究,应该深入到学问的核心,为学术脉络中的实质性推进建立起清晰的坐标。本书尝试以丰富的个案,沟通中古写本学与现代学术史,展示“学术内史”研究的魅力。作者还提出“整体书写文化史”的概念,将“图书”视为文本记录(语言的和图像的)、物质媒材、历史原境、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的“统一场”,考察知识建构与文本形态、书写行为、使用实践之间的关... 作者简介 · · · · · ·余欣,1974年生,浙江台州人。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7-2009年,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学者。曾为香港中文大学、法国中国文明研究所、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并应邀赴美国宗教学会、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发表学术讲演。 主要研究领域为敦煌学、隋唐史、中外关系史。著有《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并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人文学报》(东京)、《敦煌写本研究年报》(京都)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 · · · · ·书系缘起绪论 一、碎片之学与寻常之书 二、重估写本于中国学术之价值 三、文本与图像:从证据到思想 四、整体书写文化史构筑刍议¨ · · · · · ·() 书系缘起 绪论 一、碎片之学与寻常之书 二、重估写本于中国学术之价值 三、文本与图像:从证据到思想 四、整体书写文化史构筑刍议¨ 五、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学术史之会通 上编 书与人: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古写本研究 第一章 空谷微妙声:“边缘敦煌学家”许国霖的历史印痕 第二章 “搜奇癖古人肝膈”:许承尧旧藏敦煌文献的调查与研究 第三章 “顾二郎”与“护陇使者”:首都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经眼录 第四章 发现“Fahs特藏”: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敦煌写经小考 第五章 又见“素文珍藏”: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藏吐鲁番文书研读丛札 第六章 “天下之公宝须爱护”:御茶之水图书馆“成篑堂”旧藏敦煌文献漫录 第七章 石室秘笈之重光:《本草集注》写本与早期敦煌学史 第八章 从吐峪沟到法隆寺:《大唐西域记》古钞本追寻纪略 下编 学与术:写本考辨及诗史一图文集解 第九章 写本比定举隅:以俄藏敦煌文献为例 第十章 辨伪与存真:浙敦065文书伪卷考 第十一章 再论敦煌写本辨伪:以《瑜伽师地论》听讲笔记为中心 第十二章 述者与文士之间:《珠英集》残卷所见刘知幾佚诗笺证 第十三章 从文献学到历史学:由社条文书透视唐宋妇女结社 第十四章 重绘孩提时代:寻绎中古敦煌历史上的婴戏 第十五章 左图右书:不空所进虎魄宝生如来像稽考 第十六章 图像与信仰:东西星命学中的罗喉、计都释证 · · · · · · () |
一直在追
后来理论的东西很多
文笔优美
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