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新加坡]郑永年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译者:郁建兴 出版年: 2009-3 页数: 239 定价: 34.00元 丛书: 政治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213040047 内容简介 · · · · · ·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化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从国家重建的角度对全球化带给中国的政治影响以及中国的回应作了精辟而富有启迪性的分析。 作者认为,在90年代中国的背景下,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意味着对西方国家产品的有选择的输入。中国的领导者把全球化视为重建中国国家的独特机遇。为此,他们付出巨大努力去确立一种与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政治秩序,并重建了官僚体制以及其他重要的经济制度。作者也考察了全球化和国家重建过程中不同社会力量的反应以及他们试图参与的不同方式。全球化使中国的经济治理体制实现了根本性转型,那么是否会由此产生以“法治”为基础的政治治理结构7作者最后认为这取决于党自身的转型。 作者简介 · · · · · ·郑永年(1962- ),浙江省余姚市人。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国政策丛书”(China Policy Series)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World Scientific)“当代中国研究丛书”(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编。 先后获中国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5)、法学硕士(198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1992)、博士(1995)。1995 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历任中国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 目录 · · · · · ·图表目录译者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全球化:国家衰弱还是国家重建? 中国的全球化 信息社会的兴起 · · · · · ·() 图表目录 译者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全球化:国家衰弱还是国家重建? 中国的全球化 信息社会的兴起 中国国家的弱化 全球化与国家 本书论题 本书结构 第二章 国家、领导集体与全球化 学术背景:国家与全球化 全球化与国家的重塑 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 第三章 全球主义、民族主义和有选择的输入 作为一种心态的全球主义 作为有选择的输入的全球主义 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历史遗产 改革、合法性与有选择的输入 民族主义、有选择的输入与创新 第四章 权力、利益与资本主义的正当性:建构以利益为基础的政治秩序 对一种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热望 经济发展与政治利益 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兴起 政治秩序受到怎样的影响 对以利益为基础的政治秩序的反对 建构一个新的政治秩序 结论 第五章 官僚机构改革与适应市场 重组官僚机构的动力 官僚机构改革:一个回顾 朱镕基领导下市场导向的机构建设 小型国务院(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发展 结论 第六章 建立一个现代经济国家:税收、金融与企业制度 税收改革与税制 金融自由与集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国家主义与国家建构 第七章 国家重建、大众抗议与集体行动 国家建构与社会运动 中国的国家重建及其不满者 社会抗议的兴起:农民与工人 结论 第八章 关于中国国家的争论: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 1989年后知识分子话语的兴起 新自由派的话语 新左派的话语 结论 第九章 全球化与走向法治的国家治理? 法治抑或法制 党与法治 党与治理危机 回归传统?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 |
必看书目之一,很多年前就有所耳闻,现在终于入手了
论述严谨
近乎平淡的笔触
讲的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