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吉見俊哉 出版社: 群學 副标题: 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原作名: 親米と反米: 戦後日本の政治的無意識 译者:邱振瑞 出版年: 2013-2 定价: NT$2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525667 内容简介 · · · · · ·曾經極度反美的日本,二次大戰後為何如此親美? 美國文化如何悄悄住進日本的日常生活、滲透日本人的意識? 文化研究巨擘吉見俊哉對「美國主義」的深沉剖析 《去帝國》作者陳光興強力推薦 本書回顧日本近代的歷史,剖析「親美」與「反美」意識的變化,指出日本最終被貼上「親美」的標籤,不只出於表面上政治、經濟或軍事的因素,而是在深層的日常生活與心理層面,早已將美國內化卻不自知。 在台灣同樣也常不經意地聽見或提起:美國月娘卡圓、卡大粒;沒那個美國時間、吃那個美國仙丹。曾幾何時,美國代表又大又強、人生夢想,已不知不覺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強權的極致展現,不是窮兵黷武、耀武揚威,而是滲透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連結人們的欲望和情感。 藉由本書的析論,必能讓我們產生自覺,擺脫內在的「政治的無意識」。 《親美與反美》序章概略描述世界上「親美」與「反美」的趨勢變化,藉以凸顯日本獨... 作者简介 · · · · · ·吉見俊哉 Shunya Yoshimi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教授、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曾任東京大學社會情報研究所教授(學科已重組)、情報學環學環長。2009年起擔任東京大學新聞社理事長。學術專長為社會學、文化研究。研究領域包括視聽眾研究、全球化、技術的社會建構、大眾文化等。 譯者簡介 邱振瑞 著名翻譯家與作家。其作品以寫實批判風格見長,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文字凝練流暢、描景生動細緻,尤以擅長刻劃底層人物的生活困境、移居他鄉者的精神漂流、人性中的罪與罰,以及政治與性的異化,是台灣中生代作家中的異色奇音。譯作:三島由紀夫《不道德教育講座》(大牌)等四十餘冊;曾出版小說集《菩薩有難》(商周),《來信》是其第二本中短篇小說集,值得閱讀與震撼。 目录 · · · · · ·推薦序∕陳光興 被「美國主義」附身的東亞主體性推薦序∕蔡增家 一個已「內化」美國的日本 序章 戰後的日本是親美社會? 1-逐漸興盛的「反美」浪潮 2-「親美」日本的歷史由來 3-觀察「美國」的各種視線 · · · · · ·() 推薦序∕陳光興 被「美國主義」附身的東亞主體性 推薦序∕蔡增家 一個已「內化」美國的日本 序章 戰後的日本是親美社會? 1-逐漸興盛的「反美」浪潮 2-「親美」日本的歷史由來 3-觀察「美國」的各種視線 第1章 美國所象徵的現代化--「自由的聖地」與「惡魔英美」 1-美國乘著黑船而來 2-對「自由之國」的想望與挫折 3-如今,是否還存有非美式的日本 4-惡魔英美與美國的誘惑 第2章 占領軍「美國」 1-麥克阿瑟的到來 2-「占領」的抹消與凡人天皇的現身 3-元帥、凡人天皇、偽天皇 4-誰塑造了這種女人 第3章 美軍基地與湘南男孩 1-從基地滲出的「美國」 2-從基地之街到流行之街 3-基地裡的美國 海灘上的美國 4-1950年代日本的「反基地」與「依存基地」 第4章 「美國」就是我家 1-嚮往的American Way of Life 2-電視進入家戶 3-「太太」主導的家庭電氣化 4-引以自豪的Made in Japan 終章 「親美」的超越方式--戰後民族主義的無意識 1-冷戰與反美民族主義--從韓戰到反基地抗爭 2-來自越南反戰運動的質問 3-外在的美國 內在的美國 後記 · · · · · · () |
一直在追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已经快没心情看了,凑合看吧.
以后一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