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制度和汉语史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平田昌司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 页数: 324 定价: CNY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史丛书 ISBN: 9787301269701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从文化制度的角度审视汉语史,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制度和汉语史,二是何谓雅正?从音韵、语言的演变探讨制度、文化的变迁。 作者简介 · · · · · ·平田昌司,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 目录 · · · · · ·文化制度与汉语史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陈平原/1 前言/1 第一章阅读韵书/ 第一节支撑“中国、中华”观念的语言制度/ · · · · · ·() 文化制度与汉语史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陈平原/1 前言/1 第一章阅读韵书/ 第一节支撑“中国、中华”观念的语言制度/ 第二节韵书研究与语言制度史/ 第二章《切韵》与唐代功令/ 第一节产生韵书的技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陆法言《切韵》/ 第三节唐代功令考/ 第四节贡举对韵学的影响/ 第五节唐代口语正音标准和《切韵》的地位/ 附录一隋唐五代韵学年表/ 第三章《广韵》与《集韵》/ 第一节《广韵》与景德科举改革/ 第二节《集韵》与古文复兴/ 第三节《广韵》在南宋的复兴/ 本章小结/ 第四章唐宋科举制度转变的方言背景/ 第一节李涪《刊误》与乾符三年进士试/ 第二节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弱化与 五代北宋进士试/ 第三节进士科功令与方言分歧/ 第四节从骈文到古文/ 本章小结/ 第五章“韵略”的蜕化/ 第一节宋代“韵略”与进士科诗赋试/ 第二节毛晃、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宋代道学的韵书/ 第三节附释音本的流行和《押韵释疑》/ 本章小结/ 第六章“中原雅音”与宋元明江南儒学 ——“土中”观念、文化正统意识对中国正音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中原雅音”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中原雅音”和宋元明江南道统/ 第三节所谓“中原雅音”的性质/ 第七章音起八代之衰 ——复古诗论与元明清古音学/ 第一节宋代诗学中的古诗用韵问题/ 第二节朱熹“叶音”说及其影响/ 第三节元代科举与“古韵”的制度化/ 第四节明代复古诗论和古音学/ 第五节诗学和韵学的乖离 ——清代古音学的质变/ 第八章胡蓝党案、靖难之变与《洪武正韵》/ 第一节“今来科举既开,未审用何本为主” ——元代韵书的南北差异/ 第二节“学士大夫束之高阁,不复省视”的韵书/ 第三节《洪武正韵》七十六韵本、八十韵本的废兴/ 第四节元明浙学与《洪武正韵》的编纂/ 第五节胡蓝党案与《洪武正韵》/ 第六节金华宋氏在建文年间的复起/ 第七节靖难之变、解缙狱与《永乐大典》/ 第八节应制与正字 ——《洪武正韵》的用途/ 第九节明朝遗民和四库馆臣对《洪武正韵》的态度/ 附录二陈天祥《四书辨疑》所引元代初期南北 韵书异文考/ 附录三《洪武正韵》同一小韵“重出切语”试释/ 附录四明太祖诗韵谱/ 第九章韵严“华夷”之辨/ 第一节胡虏王制与华夏文物/ 第二节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试与韵书的编纂/ 第三节御定《音韵阐微》/ 第四节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十章清代鸿胪寺正音考/ 引言——有关明清时期汉语共同语的讨论/ 第一节清朝宗室、旗人的汉语/ 第二节鸿胪寺的正音 ——朝会唱赞和直隶音/ 第三节北音强势化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清代官话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改土归流”和官话/ 第二节地方官僚与官话/ 第三节方言抵抗官话 ——闽粤的正音书院/ 第四节官话词汇、文体的规范化 ——《圣谕广训直解》/ 第五节官话作为语言资本的局限性/ 第十二章光绪二十四年的古文/ 第一节端午上谕/ 第二节《马氏文通》与古文/ 第三节严译的古文/ 第四节光绪二十七年以后的古文/ 附录五助字·篇章·“时文”/ 第十三章眼睛的文学革命·耳朵的文学革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听觉媒体的发展和“国语”的实验/ 第一节从1917年开始 ——眼睛的文学革命/ 第二节“国语”前史简论/ 第三节1926年前后 ——耳朵的文学革命/ 第四节赵元任和“耳朵”的国语/ 第五节国语、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 终章回望中原夕霭时 ——失陷汴洛后的“雅音”想象/ 第一节南宋音韵学与“中国”意识/ 第二节韵书的理学化 ——“中原雅音”的产生/ 第三节“后中原雅音”时代的汴洛音/ 参考书目/ 后记/ 表、图目录 表一唐代贡举试卷独用、同用例/15 表二南北朝隋唐“覃谈”“删山”分合的演变/18 表三唐代贡举试题律赋韵字的分布/19 表四吴语瓯江片东鍾二韵今读举例/60 表五汉语东南部方言虞尤二韵唇音字今读举例/60 表六官话古入声字今读的调类/64 表七地方志记录的北宋进士科及第人数/76 表八《押韵释疑》平声部分所见礼部试、解试、太学等赋题/102 表九宋元韵学资料中的一百八韵、一百六韵、一百七韵/107 表十中原雅音的两派/118 表十一《菽园杂记》所列“音韵之谬”/120 表十二《增韵》微韵毛居正案语的古音说举例/125 表十三程元初、程明善《律古词曲赋叶韵统》东冬二韵的分合/145 表十四张潮《〈声韵丛说〉题辞》的音韵分期、韵文体制、用韵标准/145 表十五《洪武正韵》七十六韵本的不规则空行/156 表十六《洪武正韵》编纂人员的致仕、死亡原因/170 表十七金华宋氏、兰溪吴氏、宁海方氏、余姚赵氏和胡蓝党案/176 表十八明代《洪武正韵》刊刻情况/184 表十九《音韵阐微》的改良反切/223 表二十《音韵阐微》江韵反切上下字不相协例/224 表二十一清代晚期(光绪二十四年端午上谕以前)的科举考试内容/275 图一《洪武正韵》/157 图二《洪武正韵》/157 图三宋元明江南道学学系和《洪武正韵》的编纂/167 图四《对类指掌》/196 · · · · · · () |
思路清晰,值得一看
很接中国地气
实在太喜欢了
脑洞之大,角度只独特让我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