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译者: 范倍 出版年: 2014-2-1 页数: 974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培文·电影 ISBN: 9787301231838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新版新译精校 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 本书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如果电影史是一种生产性的、自我更新的行动,那我们就不能仅仅提供一种“所有先在知识”的浓缩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把我们的发现铸造为一种新的形式……我们相信,这本书为电影历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相当新颖的版本,既有整体的勾勒,也有翔实的细节。 ——作者 虽说以论入史是近年来的潮流,但以知名理论家的身份撰写电影通史巨制,波德维尔尚是第一人。此史因之卓尔不群。加之范君译笔信而不...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和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夫妇目前生活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克里斯汀·汤普森,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的名誉教授。她拥有艾奥瓦大学电影方面的硕士学位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电影 方面的博士学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刘别谦的无声长片。 大卫·波德维尔,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雅克·勒杜电影研究教授。他也是希尔代尔(Hilldale)人文教授。他拥有艾奥瓦大学电影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内地已经出版的著作包括:《卡尔·德莱叶的电影》《电影诗学》《香港电影的秘密》《后理论》等。 两位作者此前的合著有《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2001),以及与珍妮特·斯泰格(Janet Staiger)合作的《古典好莱坞电影:1960年之前的电影风格与制作模式》(1985)。 译者简介... 目录 · · · · · ·序言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 第一部分 早期电影 第1章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880年代——1904 第2章 电影的国际化进展,1905—1912 第3章 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 · · · · · ·() 序言 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 第一部分 早期电影 第1章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880年代——1904 第2章 电影的国际化进展,1905—1912 第3章 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 第二部分 无声电影后期:1919—1929 第4章 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 第5章 1920年代的德国电影 第6章 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 第7章 无声电影后期的好莱坞电影,1920—1928 第8章 1920年代的国际潮流 第三部分 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 第9章 有声电影的兴起 第10章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1930—1945 第11章 其他制片厂制度 第12章 电影与国家政权:苏联、德国、意大利,1930—1945 第13章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人民阵线与占领期,1930—1945 第14章 左派、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30—1945 第四部分 战后时期:1945年—1960年代 第15章 战后美国电影,1945-1960 第16章:战后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和其背景,1945—1959 第17章 战后欧洲电影:法国、北欧及英国,1945—1959 第18章 战后西方以外国家的电影 第19章 艺术电影和作者观念 第20章 新浪潮与新电影,1958—1967 第21章 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45年一1960年代中 第五部分 1960年以来的当代电影 第22章 好莱坞的衰落与复兴,1960-1980 第23章 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 第24章 1960年代后期以来的纪录电影和实验电影 第25章 新电影和新发展: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和苏联电影 第26章 超越工业化的西方:1970年代以来的拉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 第六部分 电子媒体时代的电影 第27章 美国电影与娱乐经济:1980年代及之后 第28章 走向全球的电影文化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编后记 · · · · · · () |
还行。。。
可能我道行比较浅,一时半会还真的无法消化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
这本书我在大学时看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