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贺雪峰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35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2037002 内容简介 · · · · · ·在本书中,作者对最近一些年围绕土地制度改革激烈交锋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解读和回应,而且系统地提出了土地制度建设的主张。作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书中的案例及数据十分翔实,论述严谨,介绍了中国现今关于土地问题存在的各种不同观点和主张,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分析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何种制度建设最具有可行性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作者认为不应该仅抽象地讨论土地权利与农民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深入到土地制度运作的具体语境和处境中,深入到土地权利的内在逻辑中去,认真理解和体会地权的逻辑。 作者简介 · · · · ·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著有《新乡土中国》(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2008),《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2009),《村治的逻辑》(2009)等著作。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 目录 · · · · · ·序: 主张土地私有化的人,尤其要看这本书 / 1自序: 破解土地权利的神话 / 3 第一章 导论 / 1 第二章 什么土地,什么农民 / 16 第一节 不同性质的土地 / 17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农民 / 29 · · · · · ·() 序: 主张土地私有化的人,尤其要看这本书 / 1 自序: 破解土地权利的神话 / 3 第一章 导论 / 1 第二章 什么土地,什么农民 / 16 第一节 不同性质的土地 / 17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农民 / 29 第三节 土地的政治学 / 42 第四节 小产权房与城乡二元结构 / 59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72 附 录 农民维权的变化? / 76 第三章 农民到底要什么 / 82 第一节 农民的烦心事 / 83 第二节 农地收益与农民所要 / 89 第三节 怕饿死的就会饿死 / 106 第四节 土地何以成了权利问题 / 116 第五节 村社集体是不可或缺的中介组织 / 134 附录一 取消农业税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 / 138 附录二 农民公共品需求偏好的表达问题 / 146 第四章 什么农民在要 / 152 第一节 谁是农民? / 152 第二节 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户的类型 / 156 第三节 村庄成员权与承包经营权的错位 / 161 第四节 土地纠纷源自政策预期改变 / 172 第五节 土地流转的意愿与后果 / 178 第六节 如何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 / 187 第七节 本章总结 / 201 第五章 农业还是农民 / 207 第一节 中国城乡差距为何会不断扩大 / 207 第二节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状况 / 213 第三节 积极鼓励农民离土的城市化战略 / 219 第四节 中国不能选择贫民窟式城市化道路 / 226 第五节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 234 附录一 理解农作 / 243 附录二 中国农业的前途与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转变 / 247 附录三 农民收入:结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 / 255 附录四 新城市剥削农村 / 257 附录五 农民工不愿落户广东城镇 难舍土地担忧无保障 / 260 第六章 经营土地?——成都模式批判 / 264 第一节 成都土地改革的实践 / 267 第二节 成都农村建设用地的运作 / 277 第三节 成都农用地的运作 / 288 第四节 成都模式批判 / 298 第五节 重庆土地改革实验 / 304 附录一 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经验是保持了农村的稳定 / 310 附录二 海南文昌1000亩圣女果销售无门 卖不出烂在地里 / 316 第七章 结语 / 319 一、土地不能私有化 / 319 二、土地问题要回归常识 / 322 三、土地问题要有辩证思维 / 331 四、经济学家批判 / 341 后记 / 348 · · · · · · () |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
都值得一看。
还没有看完
其涵盖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