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罗志田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文化到人物 出版年: 2007-01-01 页数: 313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113684 内容简介 · · · · · ·一、文化的教育 1、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6日) 2、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开放时代》2001年1期) 3、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3期) 4、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土政策”(《开放时代》2001年2期) 二、社会的学术 5、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读书》2001年5期) 6、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读书》2000年7期,题目有更易,后半部分删) 7、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东方文化》2001年6期) 8、学者立言宜谨慎——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东方文化》2002年第2期)有“作者附志” 9、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呼应王笛先生(《开放时代》2002年2期》 10、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文史... 作者简介 · · · · ·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目录 · · · · · ·自 序/1一 文化的教育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3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9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15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的“土政策”/26 · · · · · ·() 自 序/1 一 文化的教育 物质与文质: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反思/3 社会心态的“贫寒子弟化”:从有与无的比较说起/9 以平常心见证历史时刻/15 学会共处:“双不赢”未必“双输”——也说大学的“土政策”/26 二 社会的学术 学术与社会的互动有感/41 业余“学术警察”心态与学术打假/45 打倒与建立:再说学术打假/49 学者立言宜谨慎 ——也说中美外交中的“承认”与“认识到”/56 学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建设而非防弊 ——呼应王笛先生/64 论文评审与学术创新/77 人鬼共舞:学术的多重围城式表现/85 三 学术的屡迹 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97 “赛先生”与国学/102 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 ——跋胡适的一封信/111 与《光明日报》记者谈史学/125 答《三联生活周刊》问近代史/135 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138 四 史学的书 姑妄言之 ——历史专业本科生可读的一些书/151 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155 2000年7月出版的两本“好书”/159 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161 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165 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171 历史的不完全:新诗的历史和几成历史的新诗/178 从国际发现中国历史/187 五 从文化看政治 18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195 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204 从文化视角看辛亥革命前夕的派别分野/222 国粹与欧化:从清季到民初的观念传承/228 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36 六 影响历史的人物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251 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260 国器章太炎/269 疾病与历史:非常威尔逊/279 尝试梦想的胡适其人/287 两个质疑留学的留学生 ——读梅光迪致胡适书信,1910—1913/296 语语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国通史/309 · · · · · · () |
追了很久,新书当然要力挺。
很精彩,观点角度十分有趣
很独特的视角
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