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徐梵澄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年: 1994 定价: 12.00元 丛书: 学术集林丛书 ISBN: 9787806130032 内容简介 · · · · · ·写此书的本意,用徐先生“小引”中的话来说,就是: “现在所处理的这宗古学(指常说的宋明理学),内容不是不高深,优美,在古代不是不普遍,从宋代流传至今,未尝断绝,只是如今有断绝的趋势了。姑断自马一浮止,可推为迄今最后一宋学大师。马氏之后,尚未闻有专于宋明理学之大师出现。然则正在这“绝续之交”点,重温此一理学,不是没有意义的事。必然是要有于此学身体力行的人物,走出了其书院或学院,说出平民大众皆可了解的话,然后对社会有影响。” 目录 一 小引 二 定名 三 精神哲学的建立 四 为何与如何 五 朱、陆并尊 六 陆学非禅 七 论学之诗 八 所立卓尔 九 非禅之悟 十 姚江之成学 十一 居夷处困 十二 儒将事功 十三 先知与彻悟 十四 知行合一 十五 教言摘录 十六 王、湛新学 十七 王、罗论学 十八 陆、王被攻击 十九 戴东原攻击程、朱,牵连陆、王 作者简介 · · · · · ·徐梵澄(1909—2000)原名琥,谱名诗荃,字季海,湖南长沙人。徐梵澄不仅通晓国学各脉,且能用英、法、德、梵、日、拉丁、古希腊、印地等语言进行研究,在中西哲学、宗教、文艺、诗歌每一领域都涉猎颇深,是位集中、印、西学于一身的哲人、学术大师、翻译家。徐梵澄早年追随鲁迅,是鲁迅最宠爱的弟子。抗战胜利后,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委派,赴印度参与中印文化交流,任泰戈尔国际大学教授。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任华文部主任。徐梵澄系统译出了印度民族大法,即古今韦檀多学一系的经典,有“当代玄奘”之称。 |
还没看 不错
很好的一本书,大力推荐这本书
细腻厚实
这是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