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立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张载哲学述论 出版年: 2008-11 页数: 228 定价: 2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近思文丛 ISBN: 9787301144206 内容简介 · · · · · ·《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以相关基本文献的细读为基础,通过彰显文本自身的肌理,来重构张载哲学的固有脉络。在试图将张载哲学回置入历史的精神语境的过程当中,“述”的解释学态度重构了一个场域,而这一场域使得读者与思想家的“相遇”成为可能。张载哲学在宋明理学的展开过程中所发挥的枢纽性作用,早已成为学术界的一般常识。长期以来,关于张载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的热点之一。 作者简介 · · · · ·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 · · · · ·序(陈来)/1导论/1 一 北宋立国基础中的畏与忧/1 二 历史鉴戒与疑忌之心/5 三 变法与党争/7 四 《左传》与《周官》/9 · · · · · ·() 序(陈来)/1 导论/1 一 北宋立国基础中的畏与忧/1 二 历史鉴戒与疑忌之心/5 三 变法与党争/7 四 《左传》与《周官》/9 五 风俗与道德/13 第一章 传略/17 一 生平/17 二 志趣与情性/19 三 道学交游/22 第二章 虚与气/27 一 论形/27 二 论象/31 三 参两/34 四 虚与气/36 五 兼体无累/43 六 生死/45 第三章 神与化/51 一 论化/51 二 论神/55 三 神与化/59 四 神化与虚实/62 五 小结/65 第四章 太和/68 一 理/68 二 诚/71 三 道/75 四 小结/77 第五章 物理/79 一 阴阳/80 二 众理/82 三 物怪/87 第六章 感与性/90 一 物与感/90 二 感与通/94 三 感与性/97 四 圣人用感/101 五 余论/103 第七章 心与性/105 一 论性/105 二 论心/115 三 心与知/118 四 文字与心/122 第八章 成性/126 一 大与化/127 二 变化气质与虚心/129 三 弘大与谨敬/132 四 自诚明与自明诚/135 五 穷理/137 六 博文约礼/138 第九章 礼乐/142 一 熙宁变法与"王政之事"/143 二 井田与封建/145 三 礼乐/152 第十章 大易/161 一 《横渠易说》的成书年代/162 二 释《易》体例/165 三 大《易》归旨/170 四 《易》学哲学/173 五 《易》道中的政治哲学/178 附录一: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183 一 卦才/184 二 卦序与时义/188 三 释爻/195 四 政治哲学/198 五 结论/202 附录二:论宋学禁欲取向的根源及其在思想史上的结果——从韩、李异同说起/204 一 救赎与觉世/205 二 思想组合的有限性及其禁欲的归趣/213 三 结语/223 参考文献/225 · · · · · · () |
再造知识结构。
描述领域之多
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语言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