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与命运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R.尼布尔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译者:成穷/王作虹 出版年: 2006-6 页数: 596 定价: 49.00元 丛书: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ISBN: 9787221072450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对哲学、宗教与政治作了全面的考察。 就像R.尼布尔的所有著作一样,本书的广阔视野反映了作者的天才,但本书的力量却来自它所传达的特殊信息。 尼布尔在本书“序言”中指出,“个性”与“历史意义”是圣经传统的两大强调,而他的任务就是要就此强调作出详细的论述。 针对这两大主题,该书分成上下两卷。上卷论人的本性,下卷则主要谈历史的意义。这一论述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历史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 · · · · ·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1892-1972)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德国移民家庭。后来成为福音派的牧师,在美国宗教的最高殿堂协和神学院任教三十余年。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对美国思想界的左派和右派都有巨大的影响。 •80年代以来,他对美国政治思想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总统们的真正教父。肯尼迪、卡特、里根身后真正的智库。也是现任总统奥巴马公开承认的最崇拜的哲学家。 •甚至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尼布尔的世纪。 目录 · · · · · ·上卷 人的本性引論/R.W.洛汶 1964年版序言/R.尼布爾 第一章 人是人自己的一個問題 一 古典的人性觀 二 基督教的人性觀 · · · · · ·() 上卷 人的本性 引論/R.W.洛汶 1964年版序言/R.尼布爾 第一章 人是人自己的一個問題 一 古典的人性觀 二 基督教的人性觀 三 現代的人性觀 第二章 人性中的生機與形式問題 一 理性主義的人性觀 二 浪漫主義對理性主義的抗議 三 浪漫主義的錯誤 四 馬克思主義中的浪漫成分 五 各種沖突理論的社會基礎 第三章 現代文化中的個性 一 基督教的個性意識 二 文藝復興運動的個性觀 三 資產階級文明與個性 四 自然主義對個性的破壞 五 自我在唯心主義中的喪失 六 自我在浪漫主義中的喪失 第四章 現代人的安穩良心 一 力圖將邪惡歸諸特定歷史起源 二 作為德性之源的自然 三 唯心主義的樂觀態度 第五章 基督教的人性觀 一 個別啟示與一般啟示 二 作為啟示的創造 三 歷史啟示與特別啟示 第六章 作為造物與上帝形象的人 一 聖經的人性觀 二 人作為受造物的教義 第七章 人為罪人(上) 一 引誘與罪 二 驕傲之罪 三 欺騙與驕傲的關系 第八章 人為罪人(下) 一 罪的平等性與罪責的不平等性 二 作為情欲的罪 第九章 原罪與人的責任 一 貝拉基的主張 二 奧古斯丁的主張 三 誘惑與罪的必然性 四 人對其必然罪所負的責任 五 拘泥字義的錯誤 第十章 原義論 一 人的本性與原義 二 原義在哪里 三 原義的律法內容 四 原義的超越性 經文選段索引 人名索引 主題詞索引 下卷 人的命運 第一章 人的命運和歷史 一 不期待基督的歷史觀 二 期待基督的歷史觀 第二章 人生和歷史的意義的啟明與實現 一 耶穌對先知救世觀的新解釋 二 基督教信仰既被指望 又被拒絕的救世主 第三章 歷史的可能性與局限 一 犧牲之愛與基督的無辜 二 基督的完美與歷史的關系 三 基督的完美與永恆的關系 四 結語 第四章 智慧、恩典與力量(歷史的完成) 一 聖經關於恩典的信條 二 恩典是人內心的能力、神對人的寬恕 第五章 恩典與驕傲的沖突 一 奧古斯丁以前的恩典觀 二 天主教的恩典觀 三 天主教思想體系的毀滅 第六章 近代文化中關於人的命運的辯論:文藝復興運動 一 文藝復興的意義 二 新教的小教派與文藝復興 三 文藝復興的勝利 第七章 近代文化中關於人的命運的辯論:宗教改革運動 一 路德的改教運動 二 加爾文派的宗教改革 三 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的合流 第八章 既把握了真理又沒有把握真理 一 真理問題 二 對容忍度的測試 第九章 上帝之國與為正義而奮斗 一 正義與愛的關系 二 正義的規律和原則 三 正義的構架 四 基督教對政府制度的態度 五 正義與國際社會 第十章 歷史的終結 一 《新約》的末世觀 二 歷史的終結與歷史的意義 三 歷史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 · · · · · () |
已经快没心情看了,凑合看吧.
一如既往地 好看
买来收藏有空就看看
还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