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伯格曼自传 译者:刘森尧 出版年: 2005-1 页数: 209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电影馆丛书 ISBN: 9787563350988 内容简介 · · · · · ·英格玛·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伯格曼在书中通过真诚的笔调叙述,让读者走进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世界。伯格曼一生的经历:他的电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这一切都源于孩堤时代的一套玩具:一盏魔灯。而这又正是本书的标题。 正如伯格曼自己的电影作品,这本书是现实、记忆和梦幻的组合,也是一个电影时代的记录,今天的伯格曼已名满天下,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电影所记录的人类情感则会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去思考。 作者简介 · · · · · ·英格玛·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他在戏剧、电影乃至文学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曾于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为其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则是他从影后拍摄的那些伟大的电影,如《第七封印》、《处女泉》、《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妮与亚历山大》等。 他的电影多次获得各种电影节大奖,并获得3次6项奥斯卡金奖。英格玛·伯格曼与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代表了19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赵的最高峰。 伯格曼以他那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深深影响着瑞典和世界影坛。 译者刘森尧,台湾东海大学外文... 目录 · · · · · ·丛书总序/戴锦华魔灯的背后:伯格曼的电影世界试探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年谱 伯格曼电影作品年表 丛书总序/戴锦华 魔灯的背后:伯格曼的电影世界试探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年谱 伯格曼电影作品年表 · · · · · · () |
可能我道行比较浅,一时半会还真的无法消化
值得买
提供了很多清晰的论点
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