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詹姆斯·K. 林恩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一场悬而未决的对话:1951-1970 原作名: Paul Celan and Martin Heidegger An Unresolved Conversation,1951-1970 译者:李春 出版年: 2010-6-1 页数: 288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同文馆·思想家对话丛书 ISBN: 9787301171936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探讨了被誉为1945年以后欧洲最重要的诗人保罗·策兰和马丁·海德格尔之间的联系以及未完成的对话。本书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包括策兰在阅读海德格尔时留下的读书笔记,海德格尔对策兰"Meridian"演讲的书面回应等等。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策兰思想发展中的批判层面,对策兰和海德格尔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洞见。 作者简介 · · · · · ·詹姆斯·K·林恩,196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哈佛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和加州圣迭戈大学,现任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德语和斯拉夫语系教授。 目录 · · · · · ·序言第一章 对立者的相斥与相吸 第二章 走近海德格尔——策兰阅读《存在-9时间》,1952——1953 第三章 与海德格尔“发生关联”——1952-1954 第四章 海德格尔在策兰早期作品中的影子——1953-1954 第五章 《何谓思想》和《形而上学导论》笔记——1954 · · · · · ·() 序言 第一章 对立者的相斥与相吸 第二章 走近海德格尔——策兰阅读《存在-9时间》,1952——1953 第三章 与海德格尔“发生关联”——1952-1954 第四章 海德格尔在策兰早期作品中的影子——1953-1954 第五章 《何谓思想》和《形而上学导论》笔记——1954 第六章 怀疑增加,问题出现——1954-1956 第七章 对海德格尔的更多借鉴 第八章 走近又疏远海德格尔——1958 第九章 认知的差异性增加,独立性增强——1959-1960 第十章 作为催化剂的海德格尔——策兰开始撰写自己的诗学,1959-1960 第十一章 《子午线》——一场“与海德格尔的隐性对话”,1960 第十二章 陷入“最孤独的孤独”中——1960-1961 第十三章 对话继续:海德格尔阅读策兰的《子午线》——1960-1961 第十四章 “一场划时代的相遇”——弗莱堡与托特瑙堡,1967 第十五章 《托特瑙堡》及其后果——1967-1968 第十六章 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和语言的吸收——相似、关联,借鉴 第十七章 没有解决的矛盾——最后的岁月,1968-1970 第十八章 也算结论 已知的策兰阅读过的海德格尔的著作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 |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感觉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
没想到刚开始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很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