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帽黑客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美]Allen Harper/[美]Shon Harris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渗透测试、攻击方法和漏洞分析技术 原作名: Gray Hat Hacking: The Ethical Hackers Handbook, Third Edition 译者:杨明军/韩智文/程文俊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586 定价: 7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2301509 内容简介 · · · · · ·运用最新策略揭示当今最具破坏力的攻击 《灰帽黑客: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渗透测试、攻击方法和漏洞分析技术(第3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全面更新,新增了9章内容。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浓墨重彩地描述最新漏洞、修复方法以及合法的公开途径,详细介绍恶意软件分析、渗透测试、SCADA、VoIP和Web安全等主题,分析黑客们如何定位系统、破坏保护方案、编写恶意代码以及利用Windows和Linux系统的缺陷。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可以借助最新技术查找和修复安全缺陷,从而能够得心应手地阻止恶意网络攻击。 本书主要内容 使用BackTrack和Metasploit来模拟漏洞攻击 分析潜入、社交工程和内部攻击技术 模拟构建用来发起栈缓冲区溢出攻击的Perl、Python和Ruby脚本 理解并阻止Adobe、Office和多媒体文件中的恶意内容 检...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Allen Harper,CISSP。曾任美国财政部、国税局计算机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的安全分析师,现任N2NetSecurity公司总裁。Allen经常在Black Hat和Techno等会议上发表演讲。 Shon Harris,CISSP;Logical Security总裁、作家、教育工作者、安全顾问。Shon已经发表多篇著作和论文,Information Security Magazine杂志曾将她评为信息安全领域的25位杰出女性之一。 Jonathan Ness,CHFI,微软安全响应中心首席软件安全工程师。 Chris Eagle,美国加州蒙特利海军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系高级讲师。 Gideon J. Lenkey,CISSP,是Ra Security Systems公司总裁兼共同创始人。 Terron Williams,NSA IA... 目录 · · · · · ·《灰帽黑客: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渗透测试、攻击方法和漏洞分析技术(第3版)》第ⅰ部分 “合乎道德的揭秘行为” 简介 1 第1章 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 3 1.1 理解敌方策略的意义 3 1.2 认识安全领域的灰色区域 7 1.3 本书与正义黑客类图书的关系 8 · · · · · ·() 《灰帽黑客: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渗透测试、攻击方法和漏洞分析技术(第3版)》 第ⅰ部分 “合乎道德的揭秘行为” 简介 1 第1章 正义黑客的道德规范 3 1.1 理解敌方策略的意义 3 1.2 认识安全领域的灰色区域 7 1.3 本书与正义黑客类图书的关系 8 1.3.1 漏洞评估 8 1.3.2 渗透测试 9 1.4 关于黑客类图书和课程的争议 12 1.4.1 工具的双重性 13 1.4.2 识别攻击 14 1.4.3 模拟攻击 15 1.5 攻击者最喜欢利用的漏洞 15 第2章 合乎道德的正常揭秘行为 19 2.1 各方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 20 2.2 cert目前采取的工作流程 21 2.3 完全揭秘策略—rainforest puppy policy 23 2.4 internet安全组织 24 2.4.1 发现漏洞 25 2.4.2 通知 25 .2.4.3 验证 27 2.4.4 解决 29 2.4.5 发布 30 2.5 争议仍将存在 30 2.6 案例分析 34 2.6.1 正当揭秘过程的优缺点 35 2.6.2 供应商更加关注 38 2.7 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38 第ⅱ部分 渗透测试及工具 41 第3章 社会工程攻击 43 3.1 社会工程攻击原理 43 3.2 实施社会工程攻击 44 3.3 渗透测试中常用到的攻击手段 46 3.3.1 好心人 47 3.3.2 会议室 51 3.3.3 加入公司 53 3.4 准备好进行面对面的攻击 54 3.5 防御社会工程攻击 56 第4章 潜入攻击 57 4.1 潜入攻击如此重要的原因 57 4.2 实施潜入攻击 58 4.2.1 侦察 58 4.2.2 思想准备 60 4.3 进入目标建筑物的常用方法 60 4.3.1 吸烟区入口 61 4.3.2 人工检查点 62 4.3.3 锁住的门 64 4.3.4 物理方式开锁 66 4.3.5 进入目标之后 69 4.4 防御潜入攻击 69 第5章 内部攻击 71 5.1 模拟内部攻击的重要性 71 5.2 实施内部攻击 72 5.2.1 工具和准备工作 72 5.2.2 了解情况 72 5.2.3 获得本地管理员权限 73 5.2.4 禁用防病毒软件 76 5.2.5 使用cain 77 5.3 防御内部攻击 83 第6章 使用backtrack linux发行 85 6.1 backtrack简介 85 6.2 将backtrack安装到dvd或优盘 86 6.3 直接在虚拟机中使用back track iso映像文件 87 6.3.1 使用virtualbox创建backtrack虚拟机 88 6.3.2 引导backtrack livedvd 系统 88 6.3.3 探索backtrack x窗口环境 89 6.3.4 启动网络服务 90 6.4 永久性更改backtrack90 6.4.1 将backtrack完整地安装在硬盘或者优盘中 91 6.4.2 新建一个包含永久性更改信息的iso文件 92 6.4.3 使用自定义文件自动保存和恢复更改 94 6.5 研究backtrack引导菜单 95 6.6 更新backtrack 97 第7章 使用metasploit 99 7.1 metasploit简介 99 7.2 获取metasploit 99 7.3 使用metasploit控制台加载攻击工具 100 7.4 使用metasploit攻击客户端漏洞 105 7.5 使用metasploit meterpreter进行渗透测试 107 7.5.1 使用meterpreter进行键盘记录 110 7.5.2 使用meterpreter以不同的已登录用户身份运行代码 110 7.5.3 使用meterpreter的hashdump命令和metasploit的psexec命令以及共享口令登录 112 7.6 metasploit的自动化与脚本化 113 7.7 更进一步探讨metasploit 115 第8章 渗透测试管理 117 8.1 制定渗透测试计划 117 8.1.1 渗透测试的类型 117 8.1.2 渗透测试的范围 118 8.1.3 渗透测试的位置 118 8.1.4 渗透测试小组成员构成 118 8.1.5 方法和标准 118 8.1.6 渗透测试的各个阶段 119 8.1.7 渗透测试计划 120 8.2 签署渗透测试协议 121 8.2.1 工作声明 121 8.2.2 “保释信” 121 8.3 实施渗透测试 122 8.3.1 测试启动会议 122 8.3.2 渗透测试中的资源访问 122 8.3.3 测试预期值管理 123 8.3.4 测试问题管理 123 8.3.5 欲速则不达 123 8.3.6 外部和内部协同 123 8.4 在渗透测试中进行信息共享 124 8.5 生成渗透测试结果报告 128 8.5.1 报告格式 128 8.5.2 报告摘要 128 第ⅲ部分 漏洞攻击 129 第 9 章 编程技能 131 9.1 c编程语言 131 9.1.1 c语言基本结构 131 9.1.2 程序范例 135 9.1.3 使用gcc进行编译 136 9.2 计算机内存 137 9.2.1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37 9.2.2 字节序 137 9.2.3 内存分段 138 9.2.4 内存中的程序 138 9.2.5缓冲区 139 9.2.6内存中的字符串 139 9.2.7 指针 139 9.2.8 内存知识小结 140 9.3 intel处理器 141 9.3.1 寄存器 141 9.4 汇编语言基础 142 9.4.1 机器指令、汇编语言与 c语言 142 9.4.2 at&t与nasm 142 9.4.3 寻址模式 144 9.4.4 汇编文件结构 145 9.4.5 汇编过程 146 9.5 使用gdb进行调试 146 9.5.1 gdb基础 146 9.5.2 使用gdb进行反汇编 148 9.6 python编程技能 149 9.6.1 获取python 149 9.6.2 python中的hello world程序 149 9.6.3 python对象 150 9.6.4 字符串 150 9.6.5 数字 151 9.6.6 列表 152 9.6.7 字典 153 9.6.8 python文件操作 154 9.6.9 python套接字编程 155 第10章 基本的linux漏洞攻击 157 10.1 栈操作 157 10.1.1 函数调用过程 158 10.2 缓冲区溢出 159 10.2.1 meet.c溢出 160 10.2.2 缓冲区溢出的后果 163 10.3 本地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 164 10.3.1 漏洞攻击组成部分 165 10.3.2 在命令行上进行栈溢出漏洞攻击 167 10.3.3 使用通用漏洞攻击代码进行栈溢出漏洞攻击 168 10.3.4 对小缓冲区进行漏洞攻击 170 10.4 漏洞攻击开发过程 173 10.4.1 控制eip 173 10.4.2 确定偏移 173 10.4.3 确定攻击途径 176 10.4.4 构建漏洞攻击三明治 176 10.4.5 测试漏洞攻击 177 第11章 高级linux漏洞攻击 179 11.1 格式化字符串漏洞攻击 179 11.1.1 问题描述 179 11.1.2 从任意内存读取 183 11.1.3 写入任意内存 184 11.1.4 利用.dtors获得根特权级 186 11.2 内存保护机制 189 11.2.1 编译器改进 190 11.2.2 内核补丁和脚本 193 11.2.3“返回到libc”漏洞攻击 194 11.2.4 综合比较 202 第12章 shellcode策略 203 12.1 用户空间shellcode 203 12.1.1 系统调用 203 12.1.2 基本shellcode 204 12.1.3 端口绑定shellcode 205 12.1.4 反向shellcode 206 12.1.5 查找套接字shellcode 207 12.1.6 命令执行代码 208 12.1.7 文件传输代码 208 12.1.8 多级shellcode 209 12.1.9 系统调用代理shellcode 209 12.1.10 进程注入shellcode 210 12.2 其他shellcode考虑因素 211 12.2.1 shellcode编码 211 12.2.2 自我破坏shellcode 212 12.2.3 反汇编shellcode 213 12.3 内核空间shellcode 214 12.3.1 内核空间考虑因素 214 第13章 编写linux shellcode 217 13.1 基本的linux shellcode 217 13.1.1 系统调用 217 13.1.2 使用c进行系统调用 218 13.1.3 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系统调用 219 13.1.4 系统调用exit 219 13.1.5 系统调用setreuid 221 13.1.6 利用execve实现创建shell的shellcode 222 13.2 实现端口绑定shellcode 226 13.2.1 linux套接字编程 226 13.2.2 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建立一个套接字 228 13.2.3 测试shellcode 231 13.3 实现反向连接shellcode 234 13.3.1 反向连接c语言编程 234 13.3.2 反向连接汇编程序 235 13.4 shellcode编码 237 13.4.1 简单的xor编码 237 13.4.2 编码后shellcode的结构 238 13.4.3 jmp/call xor解码器示例 238 13.4.4 fnstenv xor示例 239 13.4.5 将代码组合起来 241 13.5 利用metasploit自动生成shellcode 244 13.5.1 利用metasploit生成shellcode 244 13.5.2 利用metasploit对shellcode进行编码 245 第14章 windows漏洞攻击 247 14.1 windows程序编译与调试 247 14.1.1 在windows上进行编译 247 14.1.2 在windows上用ollydbg进行调试 249 14.2 编写windows漏洞攻击程序 253 14.2.1 漏洞攻击程序开发过程回顾 254 14.2.2 prosshd服务器 254 14.2.3 控制eip 255 14.2.4 确定偏移 257 14.2.5 确定攻击途径 258 14.2.6 构建攻击三明治 261 14.2.7 根据需要调试漏洞攻击程序 262 14.3 理解seh 264 14.3.1 seh的实现 264 14.4 理解windows内存保护(xp sp3、vista、7和server 2008) 266 14.4.1 基于栈的缓冲区溢出检测(/gs) 266 14.4.2 safeseh 268 14.4.3 sehop 268 14.4.4 堆保护 268 14.4.5 dep 268 14.4.6 aslr 269 14.5 绕开windows内存保护 270 14.5.1 绕开/gs 270 14.5.2 绕开safeseh 271 14.5.3 绕开aslr 272 14.2.4 绕开dep272 14.5.5 绕开sehop 278 14.5.6 内存保护绕开方法小结 285 第15章 content-type攻击原理与检测 287 15.1 content-type攻击原理 287 15.2 现今可被攻击的文件格式 289 15.3 pdf文件格式简介 290 15.4 恶意pdf漏洞攻击分析 293 15.5 恶意pdf文件检测工具 296 15.5.1 pdfid 296 15.5.2 pdf-parser.py 300 15.6 content-type攻击防御测试工具 303 15.7 content-type攻击防御方法 304 15.7.1 安装所有的安全更新 304 15.7.2 在adobe reader中禁用javascript 305 15.7.3 针对微软office应用程序和adobe reader启用dep 305 第16章 web应用程序安全漏洞307 16.1 最流行的web应用程序安全漏洞概述 307 16.1.1 注入漏洞 307 16.1.2 跨站脚本漏洞 308 16.1.3 owasp十大隐患中的其他内容 308 16.2 sql注入漏洞攻击 308 16.2.1 sql数据库与语句 310 16.2.2 测试web应用程序,搜寻sql注入漏洞 312 16.3 跨站脚本漏洞攻击 317 16.3.1 “脚本”的含义 317 16.3.2 跨站脚本的含义 318 第17章 oip攻击 323 17.1 voip的含义 323 17.2 voip使用的协议 324 17.2.1 sip 324 17.2.2 megaco h.248 325 17.2.3 h.323 325 17.2.4 tls和dtls 326 17.2.5 srtp 327 17.2.6 zrtp 327 17.3 voip攻击类型 327 17.3.1 枚举 328 17.3.2 sip口令破解 328 17.3.3 窃听与分组捕获 329 17.3.4 拒绝服务 329 17.4 如何防范voip攻击 335 第18章 scada攻击 337 18.1 scada的含义 337 18.2 scada使用的协议 338 18.2.1 opc 338 18.2.2 iccp 338 18.2.3 modbus 338 18.2.4 dnp3 339 18.3 scada fuzzing测试 340 18.3.1 使用autodafé进行scada fuzzing测试 340 18.3.2 使用tftp daemon fuzzer进行scada fuzzing测试 346 18.4 stuxnet恶意软件(网络恐怖主义新浪潮) 349 18.5 防范scada攻击 349 第ⅳ部分 漏洞分析 351 第19章 被动分析 353 19.1 道德的逆向工程 353 19.2 使用逆向工程的原因 354 19.2.1 逆向工程注意事项 354 19.3 源代码分析 355 19.3.1 源代码审计工具 355 19.3.2 源代码审计工具的实用性 357 19.3.3 手工源代码审计 359 19.3.4 自动化源代码分析 363 19.4 二进制分析 365 19.4.1 二进制代码的手工审计 365 19.4.2 自动化的二进制分析工具 376 第20章 使用ida pro进行高级静态分析 381 20.1 静态分析难点 381 20.1.1 剥离的二进制文件 381 20.1.2 静态链接程序和flair 383 20.1.3 数据结构分析 389 20.1.4 已编译的c++代码的诡异之处 393 20.2 扩展ida pro 396 20.2.1 idc脚本编程 396 20.2.2 ida pro插件模块及ida pro sdk 398 20.2.3 构建ida pro插件 400 20.2.4 ida pro加载器及处理器模块 402 第21章 高级逆向工程技术 405 21.1 软件攻击的目的 405 21.2 软件开发过程概述 406 21.3 检测工具 407 21.3.1 调试器 407 21.3.2 代码覆盖分析工具 409 21.3.3 统计分析工具 410 21.3.4 流程分析工具 410 21.3.5 内存使用监视工具 412 21.4 模糊测试 416 21.5 定制的模糊测试工具和技术 417 21.5.1 一个简单的url模糊测试工具 417 21.5.2 对未知协议进行模糊测试 420 21.5.3 spike 421 21.5.4 spike静态内容原语 421 21.5.5 spike proxy 424 21.5.6 sharefuzz 424 第22章 客户端浏览器的漏洞攻击 427 22.1 客户端软件漏洞的重要性 427 22.1.1 客户端漏洞可以规避防火墙保护 427 22.1.2 客户端应用程序经常在管理权限下运行 428 22.1.3 客户端漏洞易于针对特定人群或机构目标 428 22.2 internet explorer的安全概念 429 22.2.1 activex控件 429 22.2.2 internet explorer安全区域 430 22.3 客户端漏洞攻击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431 22.3.1 客户端漏洞的流行 431 22.3.2 历史上针对客户端攻击的著名漏洞431 22.4 挖掘基于浏览器的新漏洞 437 22.4.1 mangleme 437 22.4.2 mozilla安全团队的模糊测试工具 440 22.4.3 axenum 441 22.4.4 axfuzz 446 22.4.5 axman 446 22.5 可利用的堆喷射技术 451 22.5.1 internetexploiter 451 22.6 防范客户端漏洞攻击 452 22.6.1 同步更新安全补丁 452 22.6.2 获取最新信息 453 22.6.3 在缩减权限下运行internet应用 453 第23章 攻击windows访问控制模型 455 23.1 攻击访问控制机制的理由 455 23.1.1 多数人不理解访问控制机制 455 23.1.2 访问控制漏洞易于攻击 456 23.1.3 访问控制漏洞数量巨大 456 23.2 windows访问控制的工作机制 456 23.2.1 安全标识符 456 23.2.2 访问令牌 457 23.2.3 安全描述符 460 23.2.4 访问检查 463 23.3 访问控制配置分析工具 465 23.3.1 转储进程令牌 466 23.3.2 转储安全描述符 468 23.4 特殊sid、特殊访问权限和“禁止访问”问题 469 23.4.1 特殊的sid469 23.4.2 特殊访问权限 471 23.4.3 “禁止访问”的原理 472 23.5 访问控制引起的提权漏洞 477 23.6 各种对象类型的攻击模式 478 23.6.1 服务攻击 478 23.6.2 windows注册表dacl攻击 484 23.6.3 目录dacl攻击 488 23.6.4 文件dacl攻击 493 23.7 其他对象类型的枚举方法 497 23.7.1 共享内存段 497 23.7.2 命名管道 498 23.7.3 进程 499 23.7.4 其他已命名的内核对象(信号量、互斥锁、事件、设备) 500 第24章 智能模糊测试框架sulley 503 24.1 协议分析 503 24.2 sulley模糊测试框架 504 24.2.1 安装sulley 505 24.2.2 强大的模糊测试工具 505 24.2.3 块结构 507 24.2.4 监视进程中的错误 511 24.2.5 监视网络流量 512 24.2.6 控制vmware 512 24.2.7 综述 513 24.2.8 崩溃事件的事后分析 515 24.2.9 网络使用分析 516 24.2.10 进一步研究 517 第25章 漏洞的可利用性和漏洞攻击程序 519 25.1 漏洞的可利用性 519 25.1.1 通过调试分析可利用性 520 25.1.2 初始分析 520 25.2 理解漏洞攻击问题 524 25.2.1 先决条件和后置条件 524 25.2.2 可重复性 525 25.3 构造漏洞攻击程序有效载荷的有关考虑 533 25.3.1 漏洞攻击程序有效载荷的协议元素 533 25.3.2 缓冲区的方向 534 25.3.3 自毁式shellcode 534 25.4 对问题进行归档 535 25.4.1 背景知识 535 25.4.2 环境 536 25.4.3 研究结果 536 第26章 关闭漏洞:缓解问题 537 26.1 各种缓解方案 537 26.1.1 端口碰撞技术 537 26.1.2 迁移 538 26.2 打补丁 539 26.2.1 对源代码打补丁的注意事项 539 26.2.2 给二进制程序打补丁的注意事项 541 26.2.3 二进制变异 545 26.2.4 第三方打补丁方案 549 第ⅴ部分 恶意软件分析 551 第27章 收集恶意软件和初步分析 553 27.1 恶意软件 553 27.1.1 恶意软件类型 553 27.1.2 恶意软件的防护技术 554 27.2 蜜网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555 27.2.1 蜜罐 555 27.2.2 蜜网 555 27.2.3 为什么要使用蜜罐 555 27.2.4 蜜罐的局限性 556 27.2.5 低交互性蜜罐 556 27.2.6 高交互性蜜罐 557 27.2.7 蜜网的类型 557 27.2.8 规避vmware检测技术 559 27.3 捕捉恶意软件:设置陷阱 561 27.3.1 vmware宿主机设置 561 27.3.2 vmware客户机设置 561 27.3.3 使用nepenthes进行捕获 562 27.4 恶意软件的初步分析 563 27.4.1 静态分析 563 27.4.2 动态分析 565 27.4.3 norman sandbox技术 569 第28章 破解恶意软件 573 28.1 恶意软件的发展趋势 573 28.1.1 嵌入的组件 573 28.1.2 加密的使用 574 28.1.3 用户空间隐藏技术 574 28.1.4 rootkit技术的应用574 28.1.5 持久化措施 575 28.2 对恶意软件进行去混淆处理 575 28.2.1 加壳程序基础 576 28.2.2 对二进制文件进行 脱壳处理 577 28.3 对恶意软件进行逆向工程 584 28.3.1 恶意软件的设置阶段 584 28.3.2 恶意软件的运行阶段 584 28.3.3 自动化的恶意软件分析 585 · · · · · · () |
同学推荐很多次
我骄傲
很接中国地气
还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