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柯裕棻 主编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原作名: 九歌一〇二年散文選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3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833687 内容简介 · · · · ·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是台湾知名学者散文家柯裕棻主编,五十四位两岸名家共同执笔的《九歌一〇二年散文选》。选篇既收录两岸名家杨绛、毕飞宇等人的篇章,亦有中生代骆以军、陈雪、朱天文等人的作品,同时辑录新锐青年作家言叔夏、陈栢青、房慧真等人的创作。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详见目录): 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生于北京。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杨绛文集》八卷。本选集收录杨绛先生102岁新作《忆孩时(五则)》。 编者简介: 柯裕棻,台湾彰化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博士。现任教于政治大学新闻系,研究主题为电视文化与消费社会。曾获华航旅行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等。著有散文集《青春无法归类》、《恍惚的慢板》、《甜美的刹那》、《浮生草》、《洪荒三叠》,小说集《冰箱》,编有对谈录《批判的连结》等。 目录 · · · · · ·编序 ————写入时代的风雨 柯裕棻辑一 ————日 常 日暮日暮里 言叔夏 ……… [002] 感觉有点奢侈的事 黄丽群 ……… [006] 戒除不合时宜 陈柏清 ……… [009] 不戒除奢侈 陈柏清 ……… [011] · · · · · ·() 编序 ————写入时代的风雨 柯裕棻 辑一 ————日 常 日暮日暮里 言叔夏 ……… [002] 感觉有点奢侈的事 黄丽群 ……… [006] 戒除不合时宜 陈柏清 ……… [009] 不戒除奢侈 陈柏清 ……… [011] 漂浪与抒情 张怡微 ……… [013] 末 日 伊格言 ……… [021] 狼 狈 伊格言 ……… [022] 味之道 吴岱颖 ……… [023] 梅花山 张惠菁 ……… [026] 静物 哀伤清晨 李欣伦 ……… [031] 我想象中的中年时光 汤舒雯 ……… [034] 辑二 ————家、乡 我们现代怎样当儿子 杨富闵 ……… [040] 错 位 林巧棠 ……… [051] 天神的戏台 吴钧尧 ……… [058] 寂寞不死 李秉朔 ……… [063] 子不语 刘叔慧 ……… [070] 我正要拈熄开关 瓦历斯•诺干 ……… [074] 我妹妹 李桐豪 ……… [082] 懵懂时光 杨 索 ……… [087] 初 旅 周纮立 ……… [092] 画 像 陈淑瑶 ……… [096] 如果,你有一名穷亲戚 石晓枫 ……… [101] 辑三 ————年 少 最初的梦 宇文正 ……… [108] 给艾丽斯 王盛弘 ……… [113] 我们这一代的高级娱乐 凌性杰 ……… [119] 煞死的十八岁 罗毓嘉 ……… [123] 二十七岁的文学讲师 周芬伶 ……… [126] 葡萄的故事 陈雨航 ……… [132] 人生不相见 廖玉蕙 ……… [135] 值日生 吴敏显 ……… [144] 独 眼 骆以军 ……… [152] 她不怪 田威宁 ……… [156] 黄昏的卖菜摊车 陈 雪 ……… [160] 忆孩时 杨 绛 ……… [163] 辑四 ————工 作 朋友的工作 盛浩伟 ……… [172] 聊 斋 房慧真 ……… [182] 畸 人 林 俊 ……… [185] 夜间自习 张经宏 ……… [188] 肚腹尺绳 黄信恩 ……… [191] 守门员的焦虑 孙梓评 ……… [197] 百工之二 阿 盛 ……… [201] 最后的海上猎人 廖鸿基 ……… [204] 辑五 ————天地生万物 迷路的垦丁大街 刘克襄 ……… [208] 有 树 蔡珠儿 ……… [214] 甜蜜亚热带 钟文音 ……… [222] 带猫渡红海 朱天文 ……… [226] 桑 树 毕飞宇 ……… [242] 六月蝉唱 杜 虹 ……… [248] 大海大海 郝誉翔 ……… [251] 辑六 ————评 论 汤姆恐怖历险记 纪大伟 ……… [256] 夏日读册札记 傅月庵 ……… [263] 我们这么激烈让自己从惊心动魄的青春期里活下来 万金油 ……… [269] 战争中的动物园 何曼庄 ……… [273] 八十自述 林文月 ……… [280] 凯道上的人民开讲:关于“雪仔”的故事 吴音宁 ……… [303] 美丽世(负片) 吴明益 ……… [307] · · · · · · () "那些无言的离别忧伤"试读 · · · · · ·这是场除了家属之外,仅有十一人前来吊唁的告别式。其中八名,是甫入职场的独生子平日并不熟稔的同事们;再有,则是往生者的友人代表,计三名。躺在棺内的是大伯父,在我尚未知世事之际,他便离开故乡金门,奔赴台湾打拼。我与他关系生疏,原因有多重,其一,伯父其实与我们并无血缘关系,他是祖母当年从厦门买回的养子;其二,这养子自小不学好,镇日逃学在外,祖母拿他没辙;其三,... |
非常引人入胜
论述严谨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