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出版年: 2015-10-8 页数: 410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1009533003 目录 · · · · · ·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10月周年刊加厚版)(一带一路宝典专辑)中亚篇 哈萨克斯坦:跟谁都好的中亚大国 撰文/梁强 作为一个仅有20多年历史的新生国家,哈萨克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一片完全未知的领域.它一直居于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却似乎又处于世界历史边缘。但是当你身临其境后,才发现它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单调乏味:这个只有1000多万人口的中亚大国,2012年GDP竟然已经跻身世界50强。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倡议,就是在哈萨克斯坦提出的。 穿插专家讨论:“中亚”是“东方”还是“西方”?东西方文明交汇点在哪里?“中亚”在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 · · · · ·() 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10月周年刊加厚版)(一带一路宝典专辑) 中亚篇 哈萨克斯坦:跟谁都好的中亚大国 撰文/梁强 作为一个仅有20多年历史的新生国家,哈萨克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一片完全未知的领域.它一直居于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却似乎又处于世界历史边缘。但是当你身临其境后,才发现它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单调乏味:这个只有1000多万人口的中亚大国,2012年GDP竟然已经跻身世界50强。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倡议,就是在哈萨克斯坦提出的。 穿插专家讨论:“中亚”是“东方”还是“西方”?东西方文明交汇点在哪里?“中亚”在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乌兹别克斯坦:桑与棉编织的国度 撰文/毛铭 看国徽就知道,桑与棉是乌兹别克斯坦的象征:乌兹别斯坦圆形国徽左右两侧,白色棉桃和金黄麦穗,犹如一对展开的翅膀,而棉桃之间的绿色波浪,则象征着养蚕的桑树。桑树来自丝绸之路的东端——中国的中北部,棉花则来传自印度。扼守欧亚丝路十字路口的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中国、古印度文明交汇之地。桑与棉,就像是华夏与古印度的文明使者——它们作为异域文明的舶来品,最终成为乌国国徽上的“贵宾”。 穿插专家讨论:亚欧大陆中心到底是在新疆、中亚还是东欧? 吉尔吉斯斯坦:在中亚腹地的边缘 撰文/刘旻 摄影/陈杰 在中亚腹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横卧在天山山脉中央高处,仿佛“半空中的一面镜子”,早已是周边国家人们前往旅游疗养的胜地。但就这个国家而言,“民主化”改革似乎尚未为它展现出稳定和谐的前景,地缘政治的角逐、民族间的冲突、城乡和阶层间的矛盾,使这里显得动荡不安,示威和骚乱频发,仿佛中亚腹地的一个边缘性存在。中国人在那里的生意在显现机遇的同时,也在经受着冲击和挑战。 穿插专家讨论:中亚国家的边界为何犬牙交错? 费尔干纳盆地真的是恐怖分子的“温床”吗? 塔吉克斯坦:群山与国界的夹缝中 撰文/奥古斯汀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最小的国家。受地理条件所限,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古丝绸之路文明遗址寥寥无几,但塔吉克人相信自己是中亚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比如今占中亚地区主流的突厥人要长的多。 穿插专家讨论:中亚是“馅饼”还是“陷阱”?中国能顺利通过“中亚陷阱”,实现与欧洲握手吗? 古有汗血马,今有天然气 ——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的贸易筹码 撰文/刘昂 土库曼斯坦是中亚面积第二大的国家,这里出产的“汗血宝马”在中国自古名声显赫。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花剌子模的都城“玉龙杰赤”曾是西方人眼中最美丽的亚洲腹地之城。可叹历史上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国土如今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着。值得庆幸的是,沙漠中蕴藏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这些能源或许会让土库曼斯坦的未来充满阳光。 · · · · · · () |
许多都超出了我的认知
受益匪浅!
脑洞之大,角度只独特让我震撼
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