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不止社恐,还日常注重边界感



图片
在《自我边界》一书中,心理学研究者乔治·戴德对于边界感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燕玉涵
编辑 | 林意欣


前不久,我在刷微博时看到一个热搜话题——恋爱需要边界感吗?

 

点进去才发现,原来是在一档相亲节目中,一位女嘉宾在阐述自己的择偶标准时表示,自己在恋爱中是个边界感很强的女性,比如谈恋爱的话一周见两到三次面就够了,“如果见面三次以上的话,我会觉得你们的生活要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即便结了婚,她也希望能跟老公住对门,老公必须得经过她的同意,才能按了密码锁,去到她的领地。

 

这番言论也引起了关于恋爱边界感的广泛讨论。



有人觉得自己生活得很舒服,有时很怕被别人介入生活,也有人觉得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谈恋爱结婚呢?



最近几年间,边界感一直是我们在生活中广泛讨论的话题。豆瓣就诞生了一个名为“日常注重边界感”的小组,点进小组就会发现首页布满了诸如“不让朋友留宿家里我错了吗”“ 我是不是对姐姐失去了边界感”“ 前同事的要求合理吗”等各种人际关系中涉及到的边界感问题。



那么边界感究竟是什么?

 

在《自我边界》一书中,心理学研究者乔治·戴德对于边界感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图片



图片

边界感有标准法则吗?



东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做《可以跟着去你家吗》,自2014年开始播出,不到一年便拿下日本民间放送连盟大赏。节目组会在大街上随机搭讪路人,以一些便利条件作为交换获得到其家中跟拍采访的机会。

 

最近,节目组拍摄了一对特别的夫妻。39岁的爱子和她42岁的丈夫共同居住在东京都练马区的出租公寓里。两人曾是一家公司的同事,后来相恋、结婚,至今已经结婚两年。



但与一般夫妻不同的是,爱子和丈夫即使在结婚后也一直实行AA制,房租、伙食费、水电费等两人平摊,就连做饭都要用两个锅做两份,因为两人口味不同,一人口味清淡,一人口味较重,所以干脆分开做,彼此不用互相迁就。卧室里也摆放的是两张床,虽然靠在一起,但却各睡各的。



就连两人的婚戒,都不是一样的设计款式,因为喜欢的款式不一样,所以两人也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款式,而没有买成款式相似的对戒。摆在一起时,丝毫看不出这两个戒指有什么关联,更不用说它们的主人了。

 

因为大部分家务都有爱子承担,丈夫还会以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90元)的时薪标准,向爱子支付酬劳。



在爱子的丈夫看来,两人相处的感觉是“相敬如宾”,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互不干扰对方正常的个人爱好、生活习惯。



爱子起初对这样的相处模式也会感到一点困惑,但她也逐渐越来越理解,两人对此达成了一致——有爱人在身边,彼此尊重对方的习惯和选择,自己原本的生活节奏又没被打乱,这样的婚后生活是幸福的。



有网友十分羡慕这样的生活,甚至感叹“这样的生活棒哭了,如果能找到一直这样相处的对象我也不会不想结婚”,但也有网友觉得“这不就是合租吗?”

 

这对夫妻的生活跟相亲节目中那个女生提到的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核心其实都是对于独立空间和边界感的要求。这样的方式既有人羡慕,也有人感到难以理解,照这样来说,边界感其实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对自我边界的定义更不可能一样,如果让一个过分热络的人跟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做朋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想象一下,你有一个热情外向的室友,她喜欢跟你一起逛街出游,愿意等你下班一起吃饭,还会做粥送到你房间,这些事听起来似乎是很温馨的。但如果你是一个边界感很强的人,恰好最近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逛街,想一个人简单吃点东西,尽快解决晚饭,更不想在工作时被人敲门打扰,那这样的室友显然会模糊两人相处的边界感。这正是罗罗最近遇到的困扰。



罗罗也承认,室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但自己却对这种热情始终无法消化,“她逮到我从外面回来就开始不停倾诉,我又不能完全不回应,我觉得我的安静世界被人侵犯了,因为心烦意乱差点把工作微信都发错了。”

 

繁忙工作的空隙,罗罗对于社交几乎没有什么需求,在罗罗看来,现代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你要学会自己排解,不消耗别人的能量也是一种美德,“我真的贼害怕她对我说‘反正你在我就很安心’,很想告诉她:求求你,别黏着我,请独立行走。”

 

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曼特曾提出“心理边界”这个词,他对此的解释是:如果自我是一座古堡,那么心理边界强度便是古堡外的一圈护城河。当然,护城河的宽度由你自己决定。



这样说来,边界感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而是在相处中根据个人需求慢慢建立起来的。它更像是一把尺子,测量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否在合理的界限和尺度内,而无论在工作、社交亦或亲密关系中,这个“合理”的范畴,恰恰正是边界感的“奥义”所在。





图片

催婚是模糊边界感的表现吗?



今年28岁的晓雯一度很害怕接到妈妈的电话,最近两年,催婚几乎已经成为横在母女之间一道鸿沟。逢年过节,只要回到家中,她都会被安排至少一场相亲。就连单位里较为年长的同事见到她也会把“有男朋友了吗”当作看似亲切的寒暄,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们便会以苦口婆心的姿态劝说几句要抓紧了,早点结婚生子之类的话。



起初,晓雯并不反感,但随着周围人都为这件事赋予了过多的意义,她便产生了逆反情绪,“虽然他们只是好心劝我早做打算,但是结婚生子从来就不是人生必修课啊。”



图片


被催婚成为了当代年轻人逃不过的噩梦。他们最怕的便是每年过年回家时,七大姑八大姨那几句夺命追问“有对象了吗?”“该结婚了吧?”“还不要孩子啊?”



其实除了七大姑八大姨,年轻人过年回家要过的第一关常常是自己的父母,“每逢佳节被催婚”道出了很多大龄未婚青年的心声,甚至因此衍生出了一门新生意,租个男/女友回家过年。



去年年底,某婚恋网站曾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式相亲之父母篇》的婚恋观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调查了父母对于子女婚恋的想法,同时也呈现了一部分年轻人对于父母参与婚恋的态度。



报告显示,对于父母提出的恋爱要求,仅有3%的子女完全认同。而对于参与子女婚恋,64%的父母认为这并非在“逼婚”。



但在年轻人眼里,这件事却并非如此,甚至是父母模糊了边界感的一种表现。面对父母的催婚,90后单身青年小汪就常常想,“结婚,到底是自己的事还是父母的事?结婚原本应该是自己的事,现在却好像变成要给谁一种交待似的。”

 

台湾学者孙隆基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曾这样解读过催婚现象:



图片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他甚至都不能构成存在的社会单元,如没成过家的单身汉、大龄不婚女等等,他们会被排斥在家族体系之外,缺乏话语权,物质利益上也会被忽视,必须结婚生子构成了一个完整家庭,然后这个家庭才会构成一个被尊重的社会单元,而存在于社会与家族体系中。


如果我们回顾最初提到的关于边界感的定义就会发现,这种劝说别人早日结婚生子的做法便是直接违背了“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这个原则。其实把握好边界感说起来很简单:自己负责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则由他人负责,当他人需要帮助时再伸出援手。但做到这些却并不容易,有时一句自以为关心的教导其实就在干涉他人。



无论单身主义、丁克一族还是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即便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也应该抱以尊重的态度。

 



图片

拉近距离=弱化边界感?



在国外工作、生活过的人可能对于边界感一词更深有体会。



一位在欧洲工作的朋友就讲到过她的经历,如果外出需要带设备,只要是你负责的,即便设备很重、即便一起工作身高一米九的男同事只需要提着一个很小的机器,他也不会帮你背,大家都是只负责各自分内的工作,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边界感在这时候显得尤为突出。

 

有人很喜欢这样的文化,各自做好分内的事本就是理所应当的,谁也没有义务去帮忙,更无需用这样的要求去进行道德绑架。尤其是“社恐星人”,这样的相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福音。

 

这其实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倾向,从而产生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强调自我支配,个人至上,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和人际关系;我们成长的环境则更强调集体主义,比如古人非常重视以“人伦”为本的道德观念,而“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则是这种人伦道德的基本精神。

 

这样的集体主义精神转换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便体现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带来的却不一定是正面的联系。

 

实际上,就连我们日常打招呼时问的那句“干嘛去啦”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但在崇尚集体主义文化的场景中,这些问题反而被赋予了一种关心意义,变得稀松平常,边界感也随之模糊起来。尤其在过去传统的集体观念里,生活中的界限感十分薄弱,住得临近的街里街坊彼此熟识,见面打招呼时都会问上一句“回来啦”“去哪儿啦”,谁家发生了什么大小事,整条街的人也许都会知道。

 

有人说,现在的邻居早没有当年的那股人情味了,怀念旧时邻里熟悉互相帮忙的状态,这种生活方式在无形之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

 

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源于人与人之间边界感的模糊。试探别人的边界和底线是人类的本性,有人会在这样的试探中放弃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甚至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对于越界的事无限忍耐,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累了自己。

 

而如果能够做到明晰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边界”,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

 

认识并接受生活中的“边界”,并让自己的行为保持在“边界”之内,这意味着在保有自我的同时也能尊重他人,一段尊重彼此“边界”的关系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