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AA制、单亲抚育:那些打破社会潜规则的女人们,后来怎么样了




“婚姻是女性人生的必需品吗?”



“女性一定要拒绝做家庭主妇吗?”



“当代女性还需要彩礼吗?”



前几天,《奇葩说》在微博发起了一个征集#独立女性的人生疑问#活动,网友抛出了各种疑惑,其中有不少都围绕着四个字——亲密关系。



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独立女性的亲密关系究竟长什么样?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20位不同年龄层的女性,通过她们的故事和观点,试图勾勒出一幅“独立女性的亲密关系图鉴”。



如果你有更精彩的故事,留言区见。







带娃离婚,跳出火坑



@小鱼  34岁



我的“丧偶式婚姻”是从怀孕时开始的。



孕初期,我孕反严重,一天要抱着马桶吐个七八回,前夫全程瘫在沙发上玩手机,仿佛透明人。



怀孕8个月,他开始嫌我胖,说自己单位的女同事怀孕时,没见长胖那么多。



有次起夜来上洗手间,他被吵醒了,就开始骂骂咧咧。



也就是那晚,我坐在马桶上,第一次有了离婚的想法。



我不是没忍过,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但宝宝出生后,前夫的态度和种种行为让我觉得这种婚姻,不是单亲,胜似单亲。



所以孩子刚断奶,我能出去工作了,就果断离婚,暂时住回自己家。



虽然辛苦,但我不后悔,婚姻走到这一步,就该及时止损。



对我而言,离婚后最大的困境,不是经济,也不是育儿,而是别人老觉得我是个“单亲妈妈”,很可怜,还有人建议我抓紧时间找个“依靠”。



我挺反感找个“依靠”这种说法,听起来很自以为是。






单亲妈妈难道就不能自己生活吗?



对于我来说,每天工作和育儿之余的时间是很宝贵的。



与其相亲,不如出去玩,听音乐,看书,和姐妹聊聊天,吃顿好的,好好犒劳自己,化解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我得做个快乐的人,才能给小孩充足的爱和尊重。



离婚和单亲,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劫难,而是一副解毒的良药。



它让我自己变得越来越坦白,不再自我欺骗,学会去悦纳自己的各种缺点,也毫不避讳欲望和野心。



独自带娃生活,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只是提醒了我需要自我成长,学会规划工作和生活,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一场没有嫁妆、彩礼和房子的婚姻



@ 苏然 33岁 



我和老公是大学期间认识的,两人都比较追求自由,认为结婚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事。



所以结婚时,没有彩礼,没有嫁妆,也没有房。



我们在一个很平常的下午,突然去民政局领了证。



原本不想办婚礼,但为了迎合双方父母的传统礼俗,还是回各自老家简单走了个流程。



总之,省去了那些复杂的过程,这婚结的简单且愉快。



我不太能理解嫁妆和彩礼的意义,这些都只是传统习俗,而结婚是情侣双方的事。



无论是嫁妆还是彩礼,都有种“嫁娶”的感觉,仿佛结婚后,女儿就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就此跟原生家庭没有干系了。



很多人说“结婚后,女人就没有家了”就是个原因——在婆家,你是外人;在娘家,你是客人。



没有谁会想要过这种婚姻生活。



现实中很多彩礼和嫁妆,都不过是讨价还价的结果。



如果一段婚姻,需要用嫁妆和彩礼才能巩固,反而证明婚后夫妻的关系并不平等,也意味着这段婚姻中存在太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面对这种婚姻,反而更要谨慎。






还有一些地方,人们会把嫁妆和彩礼,当成长辈对小家庭的经济上的帮助。



短期看似乎有利,但长期来看,都会有相应的代价。



我身边有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女性朋友,会因为不想婚后被“婆家人”支配,看人脸色,选择不要彩礼。



毕竟,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认为,一旦给了彩礼,女方就应该听“婆家”的话,任劳任怨。



根据我的切身体验,独立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和老公婚后一年,有了小孩。



当时老公家里,给过一点资助,希望我们尽快安定下来,后来也被他退回去了。



所以我们一家三口租房住了3年,才在北京买房定居。



在我们看来,子女长大后就是独立的家庭了,和双方父母的家庭都是独立的,应该彼此尊重。



有什么事儿可以商量,但主意还是我们自己拿。



前几天我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感觉不管是以前租的那间小房子,还是现在的家,都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这大概就是努力过好生活的样子吧,简单而快乐。







三年AA制婚姻



@乔小仙  27岁



都说恋爱莫谈钱,谈钱伤感情,但从恋爱的时候起,我俩就是AA制。



起初我们是异地,恋爱时开销的大头是机票酒店,其次才是吃饭约会和送礼物。



为了能多见几次面,我们建立了一个“恋爱基金”,一起往里面存钱,共同管理。



不管谁去见谁,往返和约会的大笔支出,都从恋爱基金里出。



那时候,为了快儿点见到对方,我们都接了兼职,我做翻译,他做设计。



每次见面,是共同努力的成果,特别有仪式感。



大家对“谈钱伤感情”这句话,误解太深。



情侣之间,谈钱不伤感情,花钱不伤感情,借钱才伤感情。



恋爱三年,我跟他在基金里的投入大体一致,感情也好好的。



而且多亏了这笔基金,我们才能在恋爱期间把钱的事儿摆在明面上来谈,不但少了很多尴尬和误会,还顺便磨合了金钱观和消费观。



比如,恋爱的第一年,那会刚有微信红包功能,赶时髦嘛,七夕时候就给双方都给对方发了红包。



后来聊起这事儿,都觉得发来发去的没必要,不如往恋爱基金里存钱,假期一起去旅行。



一段恋爱,如果是冲着结婚去的,最好早点儿谈钱。






如果两个人连花钱都花不到一块儿,怎么会长久。



这笔基金,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公共账户,每个季度双方都会各拿出一笔钱,存在里面,用作日常开销。



平时一起出去看个电影,下个馆子,也是从这里支出。



结婚的时候,我们还开了个新的账户,每年年底,会再往里存一笔,当作未来的生育和育儿基金,房子的首付或是用来买大件。



其余的,就是各花各的。



我们会商量存多少合适,彼此都了解对方的收入支出。



传统思维认为夫妻间,应该亲蜜无间。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就该为对方付出。



但夫妻之间如果没有边界感,婚姻很容易失去平衡。



AA制,让我们在这段婚姻中,各自保留了一点空间做自己。



我热衷于收集香水,他喜欢钓鱼,这两个爱好开销都不少,但我们从来不干涉对方。



虽然很享受这种婚姻模式,但我知道,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需要双方有稳定的收入,没有不良爱好,对彼此有足够的安全感,不然真的很难进行下去。



我也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开启一段到目前为止,权力和义务都相对平衡的婚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幸运。



我没有在学业和事业上,因性别受限,还遇到了一个尊重女性的伴侣。



所以我还是会担心,将来这样的平衡还能延续多久?



但愿当我成为母亲时,依然能保留住那个自己。







家庭,就是强的一方不会看不起弱的一方



@小黄 29岁 (红姐和老黄的女儿)



我家是个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



小学三年级那年,爸妈工作的酒厂倒闭了,为了生计,俩人开始给工地拉建材水泥。



我妈雷厉风行,但脾气暴躁。我爸没什么经商头脑,比较“佛系”。



慢慢地,就变成了我妈一个人跑生意。



我爸“退居二线”,进了点货,把阳台弄成小卖部(我家住一楼),卖零食杂货。



印象里,他除了照顾我,做家务,每天就是捧着本书守在铺子里。



他喜欢看书,从哲学到蔬菜种植技术,什么书都看。



我妈跑生意很幸苦,一年到头,休息不了几天,不是在水泥厂和工地,就是在去水泥厂和工地的卡车上。



年关的时候,还得去工地老板家清帐,把他们赊的钱要回来。



遇到想赖帐的,又不能撕破脸皮,经常僵持在人家家里不走。



那时家里出了什么事儿,都由她出面解决。



说到这儿,大概好多人都会提我爸妈“女强男弱”的婚姻捏把汗。






社会中有种很可悲的观念,认为婚姻里男强女弱,天经地义,女强男弱,则是不和谐,家庭一定不会稳固。



而且一旦婚姻出了问题,人们总会说是因为女方太强势,不懂得照顾男人的面子,不懂得尊重男人,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但事实上,作祟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不上娶,女下嫁”这类社会潜规则。



在这套规则下,想回归家庭的男性,不得不硬着头皮在外奔波,想发展事业的女性,只能被家庭束缚。



无论孰强孰弱,被家务和育儿束缚的那一方,在家庭中的价值都无法被认同。



但这种婚姻悲剧,没有在我家上演。



过去20多年,两人虽然会小吵小闹,但50岁以后和谐的不行。



我父母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开放的婚姻脚本。



家庭的和谐,在于认同彼此的价值,强的一方不会歧视弱的一方;弱的一方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独立女性的亲密关系究竟长什么样?



当我们对跳出婚恋模式陈旧单一的想象,独立女性的亲密关系有千百种可能,可最终又都归于一点——活出自主性。



但这谈何容易。



可我身边,依旧有很多经济和精神都很独立的女生,在面对亲密关系时,既纠结又无奈。



因为每当她们想要活成自己时,总是会被定义和规训。



虽然男女平等,女性独立自主...…早已在舆论中达成共识,但在实际的中却往往呈现出另一番光景。



没人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女性,但大家潜意识里依然期待有一个温顺柔弱的妻子。



没有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女儿低人一等,却要求高学历高收入的女儿在选择婚姻时放低“姿态”。



都说生育是女性的自主权利,但放到自己身上,首先想到的是绝对不能断了香火,最好能拼个二胎。



提起母亲,人们会把“伟大”挂在嘴边;因为这句“赞美”,妈妈们再苦,也会被说成是“幸福”。



写在最后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的:



有一天,女人不是用她的弱点去爱,而是用她的力量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发现自我;不是贬低自我,而是表现自我。那时,爱情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她,都将成为生命之源,而不是成为致命的危险之源。



在女性觉醒之时,需要重构“爱的语言”的,不止是女性。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