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得掉渣又让人欲罢不能,这只泰国农村婚礼乐队爆火全世界

“土”得掉渣又让人欲罢不能,这只泰国农村婚礼乐队爆火全世界
原创 世界音乐菌  世界音乐  今天


《乐队的夏天》第一期刚播出的那晚,五条人乐队就火了。



没有歌词展示的方言歌曲,虽然让观众们一头雾水,却也让大家记住了这俩画风奇异的大哥。因为他们真的太接地气了!






大概是因为见惯了奇装华服的表演,以及这半年经历过太多魔幻事件,我们现在反而更容易被最单纯的质朴所触动。越“土”越火,也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文化现象。



下面这支在2016年火遍世界的泰国乐队,就带有这样一种特殊的魔力,乍看“土”掉渣,但是怎么越听越觉得特别棒呢?甚至还特别高级……







看着场面,乱七八糟的乡间小路、低矮破旧的房子、穿着绿衬衫戴着大盖帽的大哥……没想到居然是个录音现场?



相比简陋的天然录音棚,他们的设备更叫一个“土”。长得跟玩具有一拼的架子鼓、音色特别塑料味儿的电吉他、还有酷似收废品垃圾箱的大喇叭……说他们在玩音乐,是认真的吗?



这画面一度让我想起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描写的那个叫“马孔多”的村庄,明明看起来是个与现实社会完全脱节的弹丸之地,却藏着这样一个土味传奇。






Khun Narin乐队的日常画风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支泰国北部碧差汶府的迷幻摇滚乐队,最初为村子里的婚礼做伴奏工作,成员由各个年龄段的本地音乐家构成,跨越了好几代人,既有十几岁的高中生,也有60多岁的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要外出打工,有的要成家开始家庭生活,所以阵容不断在更替变化。







这是一群质朴的农民,风吹日晒下形成的黑黝黝的皮肤;



 
不会迎合观众的扑克脸;







夜市地摊儿风的衣服;





  
廉价的音乐设备,满屏幕都溢出一股土味儿;







再加上泰语本身就带着一种喜感,更为他们的画风增加了一种荒诞感。



可就是这样一个只为婚礼伴奏的草台班子,后来竟变身成可以开展欧洲巡演的知名乐队!其成名之路,真的可以写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了。



据乐队的创始人Viroj回忆说,他小时候当过音乐家,弹过吉他,也当过杂工。



在外工作十多年后他决定回到家乡,在那里他看到村里的失业少年在业余时间里演奏音乐。于是萌生出一个想法:帮助他们用音乐赚钱。



所以他把大伙儿召集到一起组了个乐队,专门接些婚礼伴奏和寺庙仪式的活儿。这有点像《百鸟朝凤》里专接红白喜事的焦家班。只不过,Khun Narin玩的主要是西洋乐器。







有一次,Viroj的儿子回家看到老爸的乐队玩得有模有样,就拍了个视频放在油管上。没想到,乐队的命运就此改变……因为,万里之外,一个满怀理想的疯子出现了!



2014年,远在美国的声音工程师Josh Marcy偶然间看到这个视频,被Khun Narin乐队具有冲击力和侵略性的原始声音惊叹到,于是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去泰国偏远的乡村寻找他们,为他们出专辑。



美利坚的精英人士,泰国乡村的农民,音乐串起了这段飘洋过海巡音的故事,是不是特别扯?







Marcy先是辞掉高薪工作,然后拜访了独立唱片公司Innovative Leisure的朋友。



对方不仅答应要为Khun Narin乐队出专辑,还愿意出资资助他的泰国之行,对他们来说:“仅听一听这次旅行中的故事就值得花这笔钱。” 



不会说泰语的Marcy到了泰国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在曼谷居住并且经营着泰国音乐博客的美国人Peter Doolan。



Peter说得一口流利的泰语,在他的帮助下Marcy终于来到了碧差汶府的村庄找到了Khun Narin。







起初,乐队并不愿与Marcy合作,但当大家第一次一起演奏了音乐之后,所有的沟通障碍都不存在了。这事儿,成了。



录制当天,Marcy将乐队安排在房屋和稻田之间的一条泥泞小路上,并用一根长的延长线从房屋延伸到田野,为整个设备供电。







录音过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每首歌曲之间,他们都会停一下喝点威士忌,然后再抽两口烟,随意又自然的样子。








没有现代化的录音棚,和大手笔的策划宣传,Khun Narin的首张专辑《Electric Phin Band》发行后依然大获成功,而且被评价为“难以形容的美丽迷幻”。乐队也因此获得了去法国音乐盛会Trans Musicales上演出的机会。



之后也频繁出现在欧洲各大音乐节上,没过多久又出了第二张专辑。








其实,泰国能出现这样优秀的摇滚乐队并不新鲜。



作为一个旅游业国家,早在70年代,泰国就进入了摇滚乐的萌芽期,孕育出诸如Carabao这类专门用作品描绘劳动人民疾苦和社会现状的乐队,颇有60年代美国民歌圈的样貌。



80年代初期,泰国人基本只听西方的摇滚乐,而本土的摇滚乐市场尚存一片空白。唱片公司瞄准了这一空白,开始制作本土摇滚乐。



 
自此,一大批重金属、民谣摇滚、重型音乐、EMO等风格的乐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



虽说Khun Narin乐队看起来很土,但他们的音乐及乐器配置还是很讲究,有意思。



有别于一般的泰国民间乐队和“Molam”音乐(泰国及寮国地区慢节奏的音乐风格),传统泰国琵琶(Phin)是编制的核心,他们把琵琶接上电,还加入了贝斯、交响乐的鼓,增添了独特的节奏铺垫和旋律色彩。









时至今日,泰国的乐队文化依然非常浓厚,上至都市舞台,下至乡野村庄,都是卧虎藏龙。



有位美国音乐人曾在文章中写道自己去泰国旅行的经历:



“我在整个城市看到如此多的音乐。有一次,我偶然遇到了一个警察乐队,在演奏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音乐,同时尝试为海啸灾民筹集捐款。简直不敢相信,如此令人敬畏的事物如此普遍。这让我又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泰国了。”



这也是我开头说的,为什么越“土”越容易红的原因吧。谁不会被平凡中最纯粹真实的东西打动呢?



常去泰国旅行的朋友请注意!



那里的蚊子又大又多

你太需要这样一台便携驱蚊器了



更多美好制造优选好物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