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虫咬皮炎"高发! 遇到这些虫子一定要小心! 原创 吴燕瑜 江西省中医院 今天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外出受到很大的限制,时间久了,自然是憋闷的很。随着梅雨季节的过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天气也开始晴朗起来,碰上节假日,大家纷纷外出踏青观光、野餐露营,导致被虫咬伤的现象日渐增多,为做好相关防范工作,特整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1、蜱虫 蜱虫是一种嗅觉敏锐的昆虫,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十分敏感,在几米外便可感知宿主,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黑痣样皮损和局部明显红肿,其吸血时口器可牢牢地固定于皮肤上,甚至深入皮下组织。 防治措施: 出门前应穿好长衣长裤,皮肤暴露处喷抹驱蚊液; 游玩回家后马上洗澡、换洗衣物,仔细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 一旦被蜱虫叮咬,最好前去医院进行相关处理,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将其头部断在皮肤内,引发感染。 2、恙虫 恙虫喜欢在皮肤细嫩处如腋窝、腹股沟、颈部叮咬,后期叮咬处常形成黑褐色焦痂。引起恙虫病时,临床表现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 不要随便在潮湿的草地上坐卧,身上喷一些驱虫液; 一旦野外游玩后出现高热、焦痂样皮损后需马上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隐翅虫 隐翅虫的毒液接触皮肤后会出现点状、条索状或斑片状水肿性红斑,表面糜烂,有密集脓疱,自觉瘙痒、灼痛。 防治措施 隐翅虫飞落人体时,应采取吹赶或抖落的方式进行驱赶,避免直接拍打虫体沾染毒液而致病; 若毒液接触皮肤,应以高浓度肥皂水反复清洗,出现皮损及时就医; 注意适当减少皮肤的暴露,避免开灯开窗睡觉,减少隐翅虫直接接触皮肤的机会。 4、蜈蚣 蜈蚣咬伤后的伤口是一对小孔,可引起局部红肿、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小儿被咬中毒症状重时可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 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可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 如果引起全身症状时立即就医。 5、蜜蜂和黄蜂 蜜蜂蛰伤,一般只表现局部红肿疼痛,多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常自行消退。黄蜂毒性较剧烈,蛰伤后局部肿痛明显,可出现全身症状。 防治措施 蜜蜂蛰伤后可用弱碱性溶液如3%氨水、肥皂水、小苏打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液,也可用红花油、风油精、花露水等外搽局部;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蛰伤后可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洗敷中和,同时用小针挑拔,取出蜂刺,局部症状较重者,可用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闭疗法; 全身症状明显及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立刻就医。 6、蝎子 蝎子蛰伤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出现水疱,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有烦躁、头晕、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 防治措施 伤口以弱碱性液体或高锰酸钾液冲洗,局部冷敷,蛰伤处近心端包扎,口服及局部应用蛇药片,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清洗伤口毒液。 7、毒蜘蛛 蜘蛛有神经性蛋白毒,局部伤口不痛,毒入人体后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 治疗与蝎咬伤相同。 8、蚂蝗 蚂蝗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常不知不觉地爬上人体,悄悄吸饱了血之后自行掉下来,当发现时患处血流不止。 防治措施 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使劲往外拉,否则蚂蝗吸盘将断入皮内,有时可引起感染。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也可在它身上撒一些食醋或盐,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 本期特邀医师 —— 吴燕瑜 主治中医师 擅长应用中医、西医理论及方药疗法治疗常见、易复发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痤疮、黄褐斑、脱发、带状疱疹等。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全天(皮肤医疗美容门诊) 周四上午、周日下午(皮肤科门诊) 往期回顾 编辑:钟世芳 嘴巴爽,“菊花”伤,肛周肿痛不能忽视 魏稼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 肺癌术后想要康复快?中医调理来帮忙! 孩子出现睡觉打鼾、记忆力下降怎么办?儿科专家在线为您解答! 出现头昏、头晕、眩晕千万不能拖!全套 “ 挂号攻略 ” 请收好! 动动脚趾头,帮助打通经络、改善身体微循环,越早做越健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