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点赞的这个“城市大脑”有多牛 原创 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 今天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这是2017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城市管理提出的目标要求。 如何在偌大的城市中“绣花”?考验的不只手上的功夫,更重要的是城市指挥中枢“弹钢琴”的能力。2020年3月31日下午,习近平在杭州点赞了“城市大脑”这个“指挥官”,他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3月31日,习近平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调研,了解杭州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城市大脑是什么? 这个“大脑”能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这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梳理发现,不只杭州,还有北京、上海、深圳、雄安等城市都在建设“城市大脑”,这逐渐成为了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标配”,也即将成为未来城市一个新的基础设施。 城市大脑包括哪些零部件呢?就拿杭州来说,它不只是习近平考察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它还包括杭州各个部门和单位837亿条数据的“知识储备”,而市民的智能手机、市民卡、交通灯、停车场、公园、医院都是“大脑”可以直达的“触手”,通过网络这个“神经”和“毛细血管”的连接,“大脑”每天要协同的数据上亿条。 杭州城市大脑交通监控大屏。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城市大脑能做什么? 杭州市最开始搭建城市大脑的初衷是治堵,习近平这次考察也观看了“数字治堵”的应用展示。 如何“数字治堵”?杭州曾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没有增加任何其它设施的情况下,基本上仅用数据资源,就使杭州整个城市在快速路、高架路上的车辆通行效率平均提高了50%,这相当于利用“城市大脑”多修了“一条路”出来。 通过多年的“数字治堵”,杭州交通拥堵排名从2014年的全国第2位降到了几十名。 还有习近平这次去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网上预约旅游,把游客流量控制在定额的30%以内,这既是疫情防控下的“刚需”,也是城市治理水平的表现。 除了以上两种应用,城市大脑还能完成很多方便市民的便捷应用。比如,看病“最多付一次”,就诊结束后,既可以在院内一次性自助付费,也可回家用手机支付;还有云栖小镇的“便捷泊车”,如果你在路边违停,很快就会收到短信提醒,并推荐附近有空位的停车场,点击链接就可以导航直达;特种车辆一键护航,救护车等在不闯红灯、不影响社会车辆的前提下,就可以打通全自动绿色通道。 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高精细化的城市大脑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习近平曾说:“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不久前,习近平考察武汉时,提出了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大城市、超大城市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快速流动聚集,风险也在快速集聚、快速爆发与快速扩散。“全周期管理”必然要依托城市大脑这样的智能化手段。 上海浦东通过城市大脑为高龄独居老人免费安装“居家安防三件套”——烟感检测、燃气探测和一键报警。当老人忘记关火或者在家里需要帮助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上门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杭州市卫健委与公安系统第一时间通过城市大脑建立了线上防控系统,通过数字驾驶舱指挥系统,指令就近的工作人员对异常情况核实、处置。 正在建设的雄安新区,也规划建设了深度学习、自我优化的雄安智能城市大脑。 相信不久的将来,互联、智能和开放共享的城市大脑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风险消弭于无形。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科技日报、中国交通新闻网、杭州日报、中国雄安等 编辑/鹤鸣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