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当我们在谈论丛林法则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凝望与诗 凝望与诗 2016-01-13 最初听到这个词是在“奇葩说” 高晓松老师曾不止一次的在节目中说到自身对丛林法则的反感 也因他的反感让我对此法则有了兴趣 今天 我们一起探讨 下图是度娘对丛林法则的解释 ——————————————— 我们在动画片里面经常看到有猪脚在友情的激励下 实力翻倍暴涨 超水平发挥干掉反派然后和女主角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栗子 画面很美 一团和气 但是 现实世界上的争斗的胜负 只与【实力】有关 而与“爱”“友情”什么的没什么太大关系 丛林法则 弱肉强食本就没错 你感觉不到 是因为如今的强者吃相越来越优雅 狼和狗的身体实力差不多 一者行千里吃肉和一者行千里吃屎 原因无外乎生存哲学不同罢了 我们终究还是崇拜力量的 狮子吃一天素会被记为功德 一只想吃肉的狗却会被其他狗百般嘲笑 所有的物种包括人类 都应该为了自己的生存质量奋争不息 这是我们能从浑身是毛的原始人变成乔布斯的原因 认为世界上只是丛林的人 是怀着满腹野心 而眼界只有中下之资的人 因为他们眼界过窄 以至于只看到世界上激烈的一面就充满了 看到大河奔腾翻滚的杀机 却看不到静水深流的生机 这也不难想象那句“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出自高晓松老师的母亲之口 个人认为在人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着丛林法则 但是不是任何一个领域都靠丛林法则运转 如果你的朋友是做安利的总是给你推销安利 那你就疏远他 他会找到他的同类 找不到孤独了就会自己回归 企图在理论上说服对方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其实也一直在企图说服你 都别给别人传教了 谁皈依谁真的重要吗 世界上本来就有数不清的活法 没有绝对的对错 以丛林法则对待社会的人 首先必然会得到一定的“好处”的 他们相信优胜劣汰 他们崇拜弱肉强食 他们相信力量 如果他们有足够的力量 像那只狮子一样 那我们其中的几个必然会成为倒霉的“伤亡群众”之一 而人类与野兽最不同的一点是社会性 人类为了避免强生弱死的过于血腥的竞争法则 人类之间达成了一种妥协 这种妥协被不同的方式固定下来流传至今 法律 道德 习惯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把竞争的血腥程度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虽然人与人的这种“默契”往往以一种很模糊的“感觉”存在于人心的 但是一旦有人做事突破了这种默契 人会很敏感的察觉到 并产生反感 如果你反感 你要相信 你一定不是唯一有这种 反感的人 总之 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群众就好 “人生就是一枚巨大的变量,它由铁律与情感组成,不要在两个极端来回徘徊。” ——朱炫 谢谢关注 更多内容请扫以下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