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别慌 CO2 CO2失败记 2016-06-03 Into The Fire Thirteen Senses - The Invitation #刚刚我家小红俯下身子抚摸着我的肩膀,我以为她终于鼓起勇气向我表白,结果她说了句生日快乐# #可是我生日是明天啊# #想起来曾经全班同学都坚定的认为我阴历四月二十八生日搞得我也犹豫不决跑回去查出生日期对应的阴历了# #下午要找老板答疑应该没心思为明天乱扯了吧# #早就知道会这样所以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老早就开始扯了哈哈哈机智的我# 没到18岁的时候疯一样期待18岁,好像到了18岁就能终于进入大人的世界,就能穿上高跟鞋涂着漂亮的口红。 快到20岁却又希望每一天都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赖着撒泼打滚着假装自己还是个孩子,又为了能天天穿运动鞋甚至把一些美美的裙子压箱底。 心想,天啊,过了20岁,那可是奔三啊。 多奇妙,好像人生中只有这窄窄的两年,才配被称作最精彩的时光,除此之外的那些日子,每天不是在希望快快长大,就是在惶恐自己又老了一点。 不过摸着良心说,我的这两年,生活似乎的确天翻地覆。 两年里的最初为了不承认自己真的不是天才,拼命地做别的事,然后用我只是完全没有努力而已的理由来搪塞自己。 那个时候,因为太过想要逃避,把自己骗的那样真。 每天都在想,没有关系呀,我有领导才能啊,没关系呀,我是交际花呀,没关系呀,学习这种事儿只要我哪天愿意学了肯定瞬间就上来了。 然而当自己真正当上了leader,却被现实打的落荒而逃。 18岁那年的夏天,做了AIESEC DareTo Dream的夏令营,做得一团糟没有丝毫leader的样子,每每回忆起来都头疼觉得对不起所有人不说,也是第一次彻彻底底的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疏离感。 最后面对夏令营结束后朋友圈里别人满满的感动,我的内心却实则未能起一丝波澜。 更糟糕的是,大概也是在那之后,开始害怕与人交流,害怕去认识新的人,甚至害怕在路上和别人打招呼。害怕很多事情。 说好的所谓灿烂交际花,那一年,好像伴随着一个响指,硬生生就变成了狗尾巴草。 然后就渐渐明白,曾经以为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自己,是太久的伪装,是逃避学习的一种自欺欺人。无奈地狼狈地慢慢退出了那个“不如去闯”的AIESEC。 一次次地想要重新开始。 但是。真的。真的太难了啊。 突然想起那句“我从小就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我并没有从小就是优,但我从小也没有觉得自己是聪明的那一个,在来到少年班之前的无数次好成绩,都坚定地认为是好运与所谓的勤奋和天才丝毫无关。 所以接受自己不是聪明的那一个并不是很难,但被别人洗脑说自己其实是个天才却很容易。然后,再从自己分明是个天才啊转变成其实你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一个连勤奋都没有的普通人,感觉简直要把自己撕裂了再重新揉在一起…….. 曾经经历了丢人现眼的177名和电工的61分。 却仍不忍放弃自己其实是个天才的吧的想法,只是略带骄傲地尝试着稍作努力却没有任何结果只换来大二成绩出来之后的又一次大哭。 哭到旁边的保安叔叔一直盯着我不知道是不是怕我等会儿干出什么傻事…….. 在日记里硬撑着写“我不想你输,我不想你再次输得一败涂地” 那时找到了以为会携手一生的人甚至连研二顺便把娃一怀研究生毕业正好生个娃然后继续读博士都计划好了。 然而也是边翻日记边码字才发现,早在我真正分手的一年前,我就已经在日记里写下“突然有点想分手,觉得没什么意思。而一旦一个人产生这样的想法,曾经一切觉得没什么的东西,都变成了憎恶。” 然后是半年日记本上什么也没写。 然后是终于还是分了个一年前就该分的手。 然后是终于上学期终于逆袭。 在那之后,我终于也能够说出“感谢那时的自己”这种句子了。 感谢上学期一遍一遍又一遍看书的自己,感谢一遍又一遍推公式的自己。原来世上真的可以有除了我一定要考好之外没有任何杂念的状态。 那时会经常忘记给爸妈打电话因为生活没有任何的不同与波澜,只有上课和自习。 那时每天起床都在心里告诉自己,你很笨,所以没关系,今天有问题就大胆问别人。 那是我第一次每一门课都有去找老师答疑。 那是我第一次考前不仅没有刷夜而且提前一天复习完。 那是我第一次考完想的不是“浓浓的师生情到底能不能给我70分”而是“啊刚刚有几分没有答出来是不是90无望了” #插入一段发疯# 老子均分高了10分啊哈哈哈 老子终于有科目可以排前几了啊哈哈哈 老子终于有正儿八经的科目95+了啊哈哈哈 #插入完毕# 而在逆袭前的那些日子里做了太多太多的噩梦,以至于自己回头看都忍不住惊讶原来自己内心有这么这么多的恐惧与不安。 上学期第一门考试是机械设计答辩,因为学号特殊所以第一个答疑,走在路上忍不住给老妈打电话说我腿抖,是真的抖…… 他们说因为真的在意所以紧张,而我当时是真的非常非常在意,因为那仿佛意味着是未来一切的开始。 那个时候对未来有太多的期待,却又不敢有一丝丝期待。 我想,至少没有期待,最后结果出来依旧太难看,也可以表现出本来就不在意的样子。 但每每难得地做出一题,又会忍不住弱弱的想,应该会好一点的吧。 人生啊,大概会慢慢好起来的吧。 现在终于心里长舒一口气,想,啊,我确实不是天才,但是努力还是能够有成果的啊。 这学期项目设计托老板的福基本没什么事要做,有天鼓起勇气给老板发了邮件问可不可以跟着他多做点事儿,熄灯之后还在忍不住一遍一遍刷新邮件刷到之后感觉比当初看到自控分数还要兴奋。 那天我在微博上说,我的人生啊,花了三年转了个圈。 是啊,原本高一就在生命科学跟着博士做科研,然后花了三年现在又才回到教研室。 兜兜转转。 两年前刚刚成年,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的我,会想象得到现在我的样子吗?即便是一直脑洞大开的自己,也难以想象罢。 看《生活大爆炸》看了无数遍,偶尔突然回头看下第一季,惊讶到原来大家这几季以来变化这么大。所以人真的不知不觉,就变了啊。 那么生活现在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吗?大概是吧。 以为选正确了道路就不再迷茫,没想到新的道路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不过是各有各的烦恼。 顶多呢,是在烦恼新的事时,至少是会比较care的相关的事。苦恼的是怎么去做决定怎么去更努力一点,而不是苦恼怎么能不做这件事或不和这件事沾关系。 最近是大四学长学姐们收割offer的日子,朋友圈里常常传来好消息。也会有好心的学姐在聊天之余问到,学妹要出国吗? 不了,大一大二成绩实在没办法看。 每回答一次,都好像刀在心上割一次。 我们常希望,人生快活不后悔。这两年以来,我却好像经历了人生中最多的后悔。 每天都在后悔,到底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样子。又有无数个难眠的夜晚,脑海里一遍一遍演练着从窗户跳下去的过程。 心想,这样失败的人生,继续下去,又能追回多少。 心想,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场赛跑,我似乎已经落后到即便不要命的加速,也没了赢的可能。 写了很多嫌弃自己的日志,有次有个学弟评论说,学姐,你总是觉得自己很差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这些人的眼中,你也一样是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人总要向前看啊孩子,没有办法和后面的人比啊。 每天脑子里的小马鞭都在狠狠地抽打血淋淋的心,吼叫着,你快跑啊,快跑啊,跑得再快一点啊。 世上只有一个第一,却有几十亿人。多残酷。 想起之前很火的知乎上的问题“在清华大学当学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有一个高票答案的关键词便是焦虑。深有同感。你之前想着,你会乐器,没关系我学习好啊;你会主持,没关系我学习好呀;你会跳舞,没关系我学习好呀。直到你突然碰到这样一群人,学习好是他们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优点。 你慌了,你觉得世界再也不是你的了。 你忍不住想,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 世界就是这样的啊, 少年。 这就是。 广阔而精彩的世界啊。 其实早在18岁那年,就已经是该作为一个成年人,去承担起各种责任了。只不过幸运的在学校的保护之下,依旧活的相对天真与简单。 不过即使已经是相对的简单,却还是充满了烦恼。有时会想,是不是就像辩论一样,虽然总不会有个明确的答案,但在双方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你对整个世界,对不同的想法与考虑,有了更多的了解。 前几天在空间里发说说征集大家对我的看法,果然大家都是匿名。看到大家对于我的印象也是很惊讶,明明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至极这两年又负能量爆棚天天码字无病呻吟的人,却被冠以积极乐观又认真之类的词。 刚开始觉得太奇妙了,现在却又觉得很感激。 这篇乱七八糟的文其实很早就开始写了,那个时候心情总是不太好所以想索性回顾一下过去的日子,怀着沮丧而又嫌弃自己的心情所以写的很黑暗,然而看了那些评论之后又默默修改了很多,因为好像又没有那么无望了。 过去的那些年里我一度以为人只能靠自己,所有靠他人帮助得到的成功都是投机取巧迟早要还回去。但现在我想一个人早已无法独自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了吧,心怀感激的接受他人的帮助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力帮助他人,大概也是不错的方式。 人生啊,你走得磕磕绊绊,但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你得以了解,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吧。 所以 少年你别慌 继续向前走呀 总是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那就 先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 向前走吧 少年 别慌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