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托马斯 C.谢林 (Thomas C. Schelling)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Choice and Consequence 译者:田峰/杨光 出版年: 2015-10 页数: 312 定价: 70.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 ISBN: 9787111516392 作者简介 · · · · · ·托马斯 C. 谢林(Thomas C. Schelling,1921-)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因其在博弈论领域做出的贡献而获奖。 1921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于1948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谢林重要的理论著作包括《冲突的战略》《武器与影响》等,与传统上大量运用数学的博弈论不一样,其主要研究领域被称为“非数理博弈”。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运用在经济学分析中,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深有影响。他的很多观点后来随着博弈论的新发展,成为博弈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他的理论被大量应用在外交、威慑、武力控制和国际援助等国际领域,但是,他的研究灵感却来自交通阻塞、跟孩子沟通、面对处罚、提起诉讼和设计会议日程等人们的日常行为。 目录 · · · · · ·丛书序一(厉以宁)丛书序二(何帆) 前言 1//第1章 经济分析与政策伦理学 2//政策伦理学 · · · · · ·() 丛书序一(厉以宁) 丛书序二(何帆) 前言 1//第1章 经济分析与政策伦理学 2//政策伦理学 3//定价中的伦理学问题 6//平等与激励的冲突 8//给“无价”定价 13//“更优”的方式 14//逃离平等和效率的困境 20//市场伦理学 23//第2章 命令与控制 24//揭开黑箱的盖子 26//身份认同的问题 27//普遍性困境:内部化和分散化 28//纪律和政府的支持性角色 30//道德选择和政策选择 32//不负责任还是没有反应 34//内在性与分配 35//作为政府部门的企业 38//规范的两张面孔 40//唯意志论和强制的虚假两面性 42//市场不是借口 44//第3章 为了克己而进行的亲密之战 46//不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的消费者 49//自我管理的艺术 53//鲜明的案例 55//管理技能与道德品行 56//一些显著的特点 59//问题的大小 62//一些控制的策略 67//第4章 道德规范、法律以及自我控制的运用 92//第5章 拯救你自己 92//生与死之中的社会利益 97//生计损失的经济利益 103//风险降低后的消费者利益 117//结论 121//第6章 死亡之际的策略关系 122//一种社会契约 124//促使我…… 126//放任我…… 127//帮助我…… 129//谁 130//第7章 经济学与犯罪集团 131//黑市 132//敲诈勒索 133//黑市垄断 133//卡特尔 134//有组织犯罪服务 134//对犯罪组织的激励 135//市场结构 138//制度操作 139//评估成本和损失 142//犯罪应当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 143//与有组织犯罪妥协 143//有组织犯罪与实施之间的关系 145//黑市与竞争 148//第8章 有组织犯罪集团是做什么的 152//敲诈作为工具的有组织犯罪 156//合法世界中的敲诈行为 158//几个组织理论 162//第9章 策略分析与社会问题 177//第10章 什么是博弈论 178//独立决定 179//解决问题 182//替代性解决方案 183//分析的框架 184//一些可分析的“动作” 187//投票策略为例 190//策略矩阵 194//完整的矩阵 195//共同决策 196//或然的不确定性和数字偏好 197//对“理性”的神话 199//博弈、理论和社会科学 201//第11章 军备提案的评估框架 202//选择偏好配置 203//分析矩阵 204//两种肯定性偏好的分析配置 205//十六种排列方式 206//偏好排序 206//讨价还价的分析矩阵:肯定性偏好对肯定性偏好配置 207//与对手交易 208//选择性协议和共识 208//对IFF偏好的规范 209//对协议的两个限定条件 209//其他有趣的布局 213//误解 214//自然联系与战术联系 215//谈判筹码 216//绝对谈判筹码和相对谈判筹码 217//IFF偏好和肯定性偏好下的谈判筹码 217//谈判筹码的动机性内容 218//谈判筹码的内部风险 219//谈判筹码分析的对称性 220//国内导向的“谈判筹码” 220//关于武器的军备控制判断 222//附录11A 225//第12章 压缩军费的策略 226//可分零和构件 227//战术:零和的或是非零和的 228//成本和“局部最优化” 230//换算比率 230//成本对消费者的影响 231//非零和环境 232//需求的灵活性:一个关于相对优势的例证 236//共同的评估能力 238//牵制性威胁 240//适应与成本 241//适应性成本规避:再谈一谈相对优势 243//对方成本的计算 245//第13章 谁会拥有核弹 251//核恐怖的前景 253//几个关于控制的问题 256//关于好消息 258//第14章 关于核恐怖主义的思考 260//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 262//他们会成为恐怖主义者吗 264//利用的模式 266//恐怖主义者使用核武器的策略 270//对非国家武器的防御 272//第15章 作为消费器官的大脑 287 // 参考文献 292 // 出版说明 · · · · · · () |
收到期待观看
语言详实
思路清晰,值得一看
这本书让我生气了,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