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邹建林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汉斯·贝尔廷图像理论中的指涉问题 出版年: 2014-6-1 定价: 80.00 ISBN: 9787535669667 内容简介 · · · · · ·汉斯·贝尔廷是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有着国际性的重要影响。他早年主要研究中世纪美术,尤其是意大利、伊斯坦布尔的手抄本和湿壁画。1983年,以《艺术史的终结?》的出版为标志,他将目光转向了艺术史的范式转换和全球当代艺术的格局等更加广泛的问题。从那以后,他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大体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从传统的艺术史转换而来的图像史;二是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和阐释;三是图像理论或媒介理论。《影子与踪迹:汉斯·贝尔廷图像理论中的指涉问题》主要考察贝尔廷图像理论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即图像的指涉。在考察之前,这里首先对相关的背景和本文涉及的一些术语做些简略的说明。 作者简介 · · · · · ·邹建林,1971年生,湖南双峰人。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和图像理论。在《文艺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个。 目录 · · · · · ·引言1.走向图像 2.幻觉、影子及其关联 3.踪迹 第一章关于贝尔廷和图像理论的初步考察 一、贝尔廷图像理论概述 · · · · · ·() 引言 1.走向图像 2.幻觉、影子及其关联 3.踪迹 第一章关于贝尔廷和图像理论的初步考察 一、贝尔廷图像理论概述 1.学术背景 2.研究范围 3.基本观点 4.意义和问题 二、图像理论的研究取向 1.视觉文化与“图像科学” 2.图像研究的几种取向 3.媒介问题 第二章身体与图像的相关性 一、人类学视角的确立 1.德国的人类学资源 2.符号学与现象学的;中突 3.符号学的限度 二、图像的前提:心灵图像 1.图像与媒介的区分 2.心灵图像与物理图像的关系 3.心灵图像的性质 第三章可见性与幻觉:作为影子的图像 一、图像再现 1.自然还是约定 2.图像与符号 二、幻觉的产生 1.幻觉的性质 2.死者图像及其“激活” 3.古希腊的图像观念 三、两种幻觉手段:影子和透视 1.影子、图像与死亡 2.影子与幻觉 3.投影画、布景画与透视 4.光学设备与幻觉制造 四、透视中的目光 1.东西方目光的差异 2.目光的自主及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制作与媒介:作为踪迹的图像 一、遗迹和面容:圣像 1.神圣的面容 2.路加圣母 二、言说、书写和踪迹 1.踪迹与媒介 2.交互媒介性 3.拼音文字与图像 4.面板画与媒介变革 三、技术复制与亲笔书写 1.原作与复制品 2.摄影与技术图像 第五章指涉的转换:图像与艺术 一、艺术的逻辑 1.从图像到艺术 2.艺术作品的历史 二、世界艺术与全球艺术 1.艺术史的终结 2.作为全球艺术的当代艺术 3.媒介的扩展 4.反思的目光 结语图像对身体的指涉 1.再现的危机 2.图像知觉与图像生产的关系 参考文献 贝尔延的著作 其他相关著作 中文文献 后记 · · · · · · () |
很新颖。
值得观看的一本好书!
一种全新的角度切入
感觉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