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经典 大家解读 深邃精湛 豪迈激昂
走近《诗经》,品读经典之美 曹丕《典论•论文》中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经》以其三百零五首诗的单薄身躯,建筑起三千载华夏文学史上第一座不朽的丰碑,成就了中华民族最温柔、最纯粹的文学根底。《毛诗序》将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之六义:风雅颂是骨骼,支撑了《诗经》的思想建构;赋比兴是骨髓,雕塑了《诗经》的语言形态。没有风雅颂,“主文而谲谏”的民族文学传统就可能无法形成;没有赋比兴,三千年流光溢彩的诗歌史也可能不复存在。重览《诗经》,品读经典,锻造新时代民族之魂。
阐释经典,自成大家气魄 作为先秦两汉文学、文献学研究的专家,作者多年浸润在《诗经》研究之中。他依据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能够找到的蛛丝马迹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利用早年乡村生活的实践经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来完善研究中的“细枝末节”,通过对人生和生命的不断感悟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深度。在此基础上,将学术研究与诗作鉴赏完美融合,把一番怀古忧思的情怀飘洒在字里行间,由是诞生了《诗经选》这样一部虽不求全但选篇精湛、包含学术气质又平实入微、细腻悠扬且不失教育意义的佳作。本书中篇篇诠释都极见功力,既饱含专业性又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需要,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作者满满的热情和大家气魄。
装帧典雅,散发浓郁古风 这部选本,素朴典雅。封面采用了淡淡的蓝色,仿佛在诉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情怀;背景是典雅的传统饰纹,像极了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春秋美人儿。整体设计透着“笔锋浓转淡”的青花味道。
版式疏朗,深谙留白之妙 书籍采用柔和的米黄纸张,设计出疏朗留白的版面,让读者从中感到一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似的美好享受。摩挲着柔韧厚实的纸张,沉浸在《诗》三百的艺术境界中,如何能不为三千年前先人的盛世清欢与衰世哀歌而澎湃跌宕、心潮起伏?
这是一本评注《诗经》的选本。选者从诗三百中精选了一百一十首最具代表性和评赏价值的诗作,其选篇既包含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化涵义的《文王》《时迈》《七月》《生民》《武》等,也包含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如《关雎》《桃夭》《硕人》《氓》《鹿鸣》《采薇》等,可谓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是这类大众推广型《诗经》选本中比较严谨认真的一部。
除了精湛而又负责任的选诗外,本书另一亮点是作者的注译评赏文字。自《毛诗序》起历代文人都致力于评《诗》,这些诗论文字有的偏于政治礼教,有的又过分强调封建压迫,这使得《诗经》这样一部意蕴深厚的文化著作时常沦为政治斗争和思想宣传的武器。当今时代重塑传统文化精神,理应更为专业和带有文化艺术眼光去看待《诗经》这部经典。本书评注时,既撷取前辈学者们的长处,又集中反映了作者自身在经历长久探究后的深刻思考和充沛情感。这一百余篇评鉴篇篇包含学术气质又平实入微、细腻悠扬且不失教育意义,是本书最为优美、也最有价值的文字。
总结来看:
这是一本打动人心的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大概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带给世人最初的悸动吧!
这是一本可以让人领会到诗歌原初价值的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建筑起三千载华夏文学史上第一座不朽的丰碑,成就了中华民族最温柔、最纯粹的文学根底。
这是一本可以让人体会到先人情怀的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传统情怀就得益于“诗教”的潜移默化。
这是一本心血之作。“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者注《诗经》已四易其稿,他依据传世和出土文献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利用细致入微的观察来完善研究中的“细枝末节”,通过对生命的不断感悟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深度。
这是一本立意深邃,选篇精湛,风格豪迈,语言激昂的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本书作者内心怀大家气魄,以满满的诚意和盛世的情怀谱写他心中的诗三百。
这是一本贯穿了民族精神的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发”礼乐精神之“德”,本书将“族群之和”“上下之和”“家国之和”“人与自然之和”四大精神线索融化到评鉴文章的字里行间。
这是一本挖掘出《诗经》当代价值的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凭借其怀古忧思的情怀发掘出《诗经》的当代价值,化传统为己用,以应对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这是一本完美展现《诗经》艺术魅力的书。“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三百“缘情而绮靡”,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作者以注译赏析等方式将这种价值充分展露于在本书之中。
这是一本不失教育意义的书。“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多少警世的名言从《诗经》中生发出来,深入阅读学习本书定会使读者大有裨益。
这是一本古朴清丽的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和的米黄纸张、疏朗留白的版面,让读者体会“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美好。素手把盏,沉浸于《诗》三百的艺术境界中,如何能不为三千年前先人的盛世清欢与衰世哀歌而澎湃跌宕、心潮起伏?
……
《诗经》诞生于两周时代,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民族精神传统形成期的生活与情感;同时,又以其神圣的影响力,深度参与到后续精神传承与塑造的洪业中。以此,“诗三百”历久弥新。汉学、宋学以及清代新汉学,都从各自的时代精神需求出发,对《诗经》丰饶的精神矿藏加以开采和冶炼。
与前辈注释家相比,在历史的理解、礼俗的观察、语言资料的掌握、文学价值的尊崇上,时代都给予了我们许多新东西。借助这些,本书将再作一次重回“诗经世界”的新旅,精选其中一百一十篇佳作——重新审读其字句、篇章,重新考订其创制年代,勾勒其礼乐背景,体味其文化意蕴,欣赏其艺术风雅,考察其歌唱方式……力求将《诗经》的曼妙美好再次直观而动人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本书选译者深耕《诗经》研究近三十年,主持相关重要研究数项,出版相关著作十数部,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他的笔下的诗三百更具礼乐风情与大家气概。
李山,1963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文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专业方向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方面,对《诗经》兴趣尤深。曾出版《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史讲义》《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对话诗经》《风诗情韵》等著述,主持完成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元代古籍集成”之“元代《诗经》类著作”的校勘整理。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书需要耐心的仔细品看,因为有些内容还是满学术的。
令我大开眼界
一口气看完,真正是好书。
期待内容,好想赶紧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