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谷幸夫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都市空間のデザイン――歴史のなかの建築と都市 译者:王伊宁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28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8034234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从城市空间体系论出发,以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大谷幸夫在东京大学城市工学专业和千叶大学建筑学专业授课的内容为基础,系统梳理与解读东西方古往今来经过历史洗涤的城市与建筑的关系,通过对城市变迁与发展的原理和规律的探索,力求构筑以市民为主体的基于建筑构建城市的城市设计理论,为城市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了独特的视点和方法。书中还结合现代城市的发展与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如何使现代城市空间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态提出宝贵建言。 作者简介 · · · · · ·" 大谷幸夫(1924—2013),日本著名建筑师。1946年东京大学第一工学部建筑专业毕业。就读于该校研究生院,师从丹下健三。历任东京大学工学部都市工学专业教授、千叶大学教授等职务。1967年,开设大谷研究室。1968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泛太平洋建筑奖,1983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奖。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设计作品:天照皇大神宫教大道场,京都国际会馆,金泽工业大学,川崎市河原町住宅区,环境研究所,冲绳会议中心,千叶市美术馆及中央区政府大楼。 主要著作:《岩波讲座现代城市政策Ⅸ 城市的空间》(合著,岩波书店,1973),《空地的思想》(北斗社,1979),《大谷幸夫建筑与城市论集》(劲草书房,1986),《对城市来说土地是什么》(合著,筑摩书房,1988),《都市的特质 大谷幸夫作品集》(建筑资料研究社,2006)等。 " 目录 · · · · · ·"第 1 讲 如何看待城市1.1 城市设计的领域 1.2 设计行为 1.3 城市的类型 第 2 讲 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空间体系化——庭院型住宅的诞生与建立 2.1 哈苏纳住宅 · · · · · ·() "第 1 讲 如何看待城市 1.1 城市设计的领域 1.2 设计行为 1.3 城市的类型 第 2 讲 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空间体系化——庭院型住宅的诞生与建立 2.1 哈苏纳住宅 2.2 中央大厅型:高拉丘住宅 2.3 庭院型(中庭型)住宅 2.4 庭院型的发展、统一与复合 第 3 讲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空间的形成——国家的成立与城市的空间 3.1 高拉丘的村落变迁 3.2 原始城邦的空间构成 3.3 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城市空间原理上的变化 第 4 讲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住宅——空间单位中央大厅的形成与复合化 4.1 中央大厅:空间单位的形成 4.2 两种设计过程:古希腊与美索不达米亚 4.3 高密度化与中庭的形态变化:古罗马 第 5 讲 城市住宅的基本特征 5.1 欧洲城市的住宅 5.2 城市住宅的基本特征 5.3 日本的住宅 第 6 讲 古希腊的城市空间——突出设施的古希腊广场 6.1 古希腊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6.2 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和组成要素 6.3 城市的核心——广场 第 7 讲 古希腊的规划思想——整合并表现自然生成的变化 7.1 规划城市 7.2 古希腊的规划思想 第 8 讲 古罗马的城市空间——背离的构造与组成要素 8.1 首都和地方城市 8.2 首都罗马 8.3 古罗马的广场和设施 8.4 地方城市 第 9 讲 都城与城下町——城市规划的形式与实质 9.1 日本的城市:都城与城下町 9.2 都城的规划理论 9.3 城下町 9.4 从规划论的角度解读都城与城下町的意义 第 10 讲 城下町之前的村落和城市——实现独立与结合的条件 10.1 城下町出现之前的两种村落类型 10.2 城下町之前出现的城市 10.3 近代的城市和村落 第 11 讲 欧洲中世纪城市及其近现代的发展——作为有机体的城市及其解体 11.1 中世纪城市的成立 11.2 中世纪城市的规划论 11.3 中世纪城市的局限性 11.4 近代城市的发展 第 12 讲 品读现代城市 12.1 组成、体系与构造 12.2 组成单位的集合与城市空间的体系 12.3 组成单位的相互关系与媒介 12.4 空间体系化与组成单位的改变 解 说 年 谱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 () |
很有趣的笔触
出新了自然都买
一个彻底的解看!
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