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馬文.哈里斯 出版社: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副标题: 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 原作名: 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 译者:葉舒憲/戶曉輝 出版年: 2010-12-17 页数: 283 定价: NT$35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9574453870 内容简介 · · · · · ·從吃牛、吃狗到吃人 從文化、營養到生態 展開縱貫古今、橫跨全球的飲食知性之旅 讓你對吃的想法從此改觀 談吃不是美食家的專利 且看人類學家如何為你解開食物的文化之謎 人類幾乎無所不吃,覓食、獵食及生產食物的手段,也是獨步全球。可是人是如何辨別吃這個好?吃那個不好?是因為宗教?是因為口味?還是因為價格?看似單純的「吃」與「不吃」,在人類學家好奇的探索下,為我們揭露了令人驚嘆的謎底,給你種種意想不到的答案。 本書特色 1.本書譯者為大陸著名人類學家葉舒憲,譯者序說明本書重要性及作者的突破觀點。 2. 食味文學作家、《食味人生---聽見料理的心聲》作者、「吃死不負責廚房」知名部落格主汪治惠專文推薦。 3.《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作者、專業廚師莊祖宜推薦。 作者简介 · · · · · ·马文・哈里斯是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先后出版了二十多种专著,其中《文化唯物主义》和《文化的起源》等,在20世纪80年代均有了中译本。他的著述风格十分鲜明,观点独到,视野开阔,高深而又平易,雄辩而又详实。 马文・哈里斯的研究思路代表着学术发展的一种前沿方向,即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上去探索,动用各种可能的学科资源去求解人与文化之谜。《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正是这种方法的极好例证。 目录 · · · · · ·1 適於思索還是適於食用?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主流意見的盲點 營養與生態的觀點 結語 2 肉食渴望 · · · · · ·() 1 適於思索還是適於食用? 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主流意見的盲點 營養與生態的觀點 結語 2 肉食渴望 波蘭人無肉不歡? 肉在人類飲食文化中的地位 各種社會文化中的肉食偏好 靈長類動物的肉食行為 營養學上的證據 動植物食品的營養論戰:熱量與蛋白質問題 維生素與礦物質問題 纖維的營養價值 脂肪與膽固醇問題 肥肉的重要性及其在歷史中的意義 飲食文化、社會變遷與肉食的污名化 結語 3 聖牛之謎 牛滿為「患」的印度 宗教崇拜與政治象徵 為什麼是牛? 社會與經濟的外在限制 佛教的興起 印度教的勝利:牛隻神聖化 更好的農耕體制與宗教教義 「無用」之牛的經濟價值與處理方式 「無用」之牛的社會價值 動物收容所 環境變遷才是問題所在 結語 4 討厭的豬 只因為豬以糞便為食? 反芻與偶蹄:《聖經》中「適於食用」之準則 為什麼是反芻動物,而不是豬? 中東地區的養豬史 對「偶蹄」準則的檢討 神學、營養、生態與以色列人的飲食 中東各地的豬肉禁忌並非偶然 結語 5 吃馬肉的習慣 獵捕與馴化的時代 農業文明與戰爭的需要 宗教亦不免戰爭考量 歐洲社會底層的食馬行為 十八世紀法國「馬肉革命」及發展 美國的情形 美國人真的不吃馬肉? 結語 6 神聖的美國牛肉 美國早期的肉食來源 豬肉曾是美國人的最愛? 南北差異 牛肉的崛起與消長 生產與消費方式的改變 速食業者與聯邦法規的推波助瀾 牛肉生產商的政治勢力 「牛肉在哪」:雞肉革命推翻了專家口中的「鐵律」? 結語 7 嗜乳者與厭乳者 鮮乳神話 乳糖不耐症的發現 生理能力的喪失 鈣質的吸收 人的膚色與動物的乳汁 挑戰與回應 中國人不喝鮮乳另有原因? 結語 8 小東西 黑猩猩的啟示 文明世界的食蟲行為 營養與衛生問題 覓食活動的邏輯 視若無睹的理由 一枝獨秀的條件 生態環境:大型脊椎動物 vs. 集群昆蟲 結語 9 狗、貓、野狗及其他寵物 寵物、牲畜與食物 狗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 玻里尼西亞三大族群的人狗關係 北美洲原住民的人狗關係 澳洲野狗的「無用」迷思 寵物用途演化史 當今寵物的兩大功能 結語 10 吃人 喪葬層面的食人行為 戰爭層面的食人行為 戰爭性食人行為的本益評估 部落、國家與戰爭性食人行為 大洋洲各族的實例 唯一的「食人帝國」 阿茲提克帝國為何吃人? 結語 11 吃得更好 印度婦女的食物禁忌與營業狀況 馬來人漁村的情形 乾眼症的營養問題 結語 · · · · · · () |
很有收获的
很有趣
这本书高中学北京大学先修课的时候老师就反复提及
好的话也推荐别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