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龙门书局 出版年: 2011-6 页数: 586 定价: 48.00元 ISBN: 9787508829203 内容简介 · · · · · ·《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1)》内容简介:我的童年:贫穷而拮据的生活,离开母亲的孤单,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中学时光:幼无大志,自谓燕雀,不敢怀“鸿鹄之志”,由于“状元”赞誉,而留下骄人成绩。清华往事:天然去雕饰的“清华园日记”,记录了,最具体的生命痕迹。那些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的文字,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那里面不仅有以前的季羡林的真面目,也可以窥见他之所以成了现在的季羡林的原因。留德十年: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十年羁旅生涯,有离乡去国的悲情,有对异国求学时恩师友人的忆念难忘;既还原了二战所带来的阴霾痛苦,又展现了一代学人在炮火与饥饿中,如何倾注所有热情与辛劳,为毕生的学术研究垫下深厚根基。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季羡林,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被胡适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季先生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目录 · · · · · ·编辑推荐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季承亲自审订,迄今为止季老最完整自传,季羡林百年诞辰唯一授权典藏纪念版,四十余幅珍贵照片,百万余字季老长文,首次完整展示一代大师的风雨人生。 图书目录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 · · · · · ·() 编辑推荐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百岁人生笔记,季承亲自审订,迄今为止季老最完整自传,季羡林百年诞辰唯一授权典藏纪念版,四十余幅珍贵照片,百万余字季老长文,首次完整展示一代大师的风雨人生。 图书目录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 一师附小 新育小学 我不喜欢念正课 我的性格 回家路上 看捆猪 看杀人 马市 九月九庙会 看戏 学英文 国文竞赛 “造反” 偷看小说 蚂蚱进城 想念母亲 中学时光 追忆中学时光 回忆正谊中学 尚实英文学社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济南高中 荣誉感继续作美 要革命 上国文课 打群架 毕业旅行筹款晚会 结语 清华往事 报考邮政局 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门课程 1930-1932年的简略回顾 清华园日记(1932年8月22日-1934年8月11日) 在济南高中教书一年 “毕业即失业” 校长 教员 上课 我同学生的关系 我同校长的关系 我的苦闷 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剧 天无绝人之路 留德十年 楔子 留学热 天赐良机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满洲车上 在哈尔滨 过西伯利亚 在赤都 初抵柏林 哥廷根 道路终于找到了 怀念母亲 二年生活 章用一家 汉学研究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大轰炸 在饥饿地狱中 山中逸趣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我的老师们 学习吐火罗文 我的女房东 反希特勒的人们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迈耶(Meyer)一家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盟国 优胜记略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别哥廷根 赴瑞士 在弗里堡(Fribourg) 同使馆的斗争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船上生活 西贡二月 从西贡到香港 回到祖国的怀抱 余音袅袅 十年学术生涯回顾 精彩书摘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 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我老家官庄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官庄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 …… · · · · · · () |
作者让我脑洞大开
观点比较新颖,文笔流畅,通俗易懂。
很好的一本书,大力推荐这本书
相当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