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季广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Ideology 出版年: 2005-05-01 页数: 125 定价: 1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 ISBN: 9787563353514 内容简介 · · · · · ·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不同的内涵;即使内涵完全相同,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有人强调意识形态与权力的联盟;有人强调意识形态与观念的联姻。在充满了激烈政治斗争的社会中,意识形态与权力的获取、分配、消费联系在一起;在根除了激烈的社会动荡的社会中,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已经转移到了美学、文化、宗教等领域。有人说“天国中没有意识形态”,可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性的。 目录 · · · · · ·一、 内涵:众说纷纭二、分类:莫衷一是 三 起源:“去蔽!”“去蔽!” 四 马克思:要害在于“虚假” 五 列宁:“从虚假意识”走向“科学世界观” 六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博弈 · · · · · ·() 一、 内涵:众说纷纭 二、分类:莫衷一是 三 起源:“去蔽!”“去蔽!” 四 马克思:要害在于“虚假” 五 列宁:“从虚假意识”走向“科学世界观” 六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博弈 七 盖格尔:意识形态与理论对峙 八 弗洛伊德:幻觉没有未来 九 赖希:解剖法西斯主义的群体心理 十 弗洛姆:打破幻觉的锁链 十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面对百思不解的难题 十二 葛兰西:摸清领导权的机制 十三 阿尔都塞:洞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秘密 十四 佩舍:祭出“不认同”的大旗 十五 福柯:在抵制中解码,在解码中抵制 十六 伊格尔顿:走向文化解析 十七 利科尔:探究意识形态的功能 十八 拉克劳、穆菲:信奉激进民主政治 十九 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的终结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
一口气看完,真正是好书。
实在太喜欢了
作者视角观点都是很独特,现在只看了一部分,相信不会辜负自己的
讲的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