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张柠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修订版) 出版年: 2013-4 页数: 316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0171838 内容简介 · · · · · ·这是一本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实验性著作。本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乡土文化结构、乡村经验及其微观权力形态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时间、空间、器物、实践的符号分析,细腻地叙述了宏观权力结构在乡村经验各个层面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对乡土社会的“事实呈现”,该书进一步将分析引向农民心理学、乡土哲学和精神现象学领域,可视为一部乡土文化“小百科”。该书将理论逻辑融会于文学叙述之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 · · · ·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等,著有《叙事的智慧》、《文化的病症》、《没有乌托邦的言辞》《想象的衰变》、《再造文学巴别塔》、《白垩纪文学备忘录》、《中国现代文学六家——文学观念史研究》等。 目录 · · · · ·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乡村时间 第一节生态时间和结构时间 第二节时间经验中的皈依和救赎 第三节数字化和乡村时间的语义 第四节时间财富化和经验的断裂 · · · · · ·()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乡村时间 第一节生态时间和结构时间 第二节时间经验中的皈依和救赎 第三节数字化和乡村时间的语义 第四节时间财富化和经验的断裂 第三章 乡村空间 第一节地理空间和血缘空间 第二节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 第三节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 第四节空间的死寂和再生产 第四章 乡村器物之一:家具 第一节乡村器物与身体能量 第二节家庭器物的分类 第三节家庭器物的功能 第四节家庭器物的现代化 附录:移动的器物 第五章 乡村器物之二:农具 第一节农具与农民的能量耗费 第二节农具的物理和心理惯性 第三节现代符号价值中的农具 第四节农具与身体管理和肉体记忆 第六章 农民和食物 第一节能量的摄入和支出 第二节劳动方式和肠胃习惯 第三节农民和主食强迫症 第四节绿色土地和黑色食品 第五节食物研究者的盲视 附录:农民与服装 第七章 乡村的玩具和游戏 第一节乡村的游戏 第二节乡村玩具的特性 第三节游戏与乡土意象 第四节游戏和玩具的世俗功能 第五节超越现实原则的游戏 第八章 宏观权力和农民的自由 第一节族长和“卡里斯玛” 第二节乡村秩序的坐标 第三节权力链条中的农民 第九章 乡村变态人格的诞生 第一节 柔情似水的文化压抑 第二节农妇人格畸变的类型 第三节家庭内部的权力之争 第四节农夫的抵抗和多重人格 第五节手工业学徒的变态心理 附录:傻女婿故事的原型意义 第十章 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镜像 第一节陌生人及其简明分类 第二节血缘性永久介入的陌生人 第三节明显的行为介入的陌生人 第四节明显的非介入性陌生人 第五节潜在陌生人与日常经验介入 第六节潜在陌生人与神秘经验介入 第十一章 乡村的婚姻、生育和性爱 第一节乡土婚姻的异端 第二节妻与妾和性别政治 第三节子嗣文化中的婚姻和性爱 第十二章 乡村的劳动分化和职业歧视 第一节手工业和重农学派 第二节农耕生产之外的职业 第三节辅助农耕的次等职业 第四节否定农耕的地下职业 第十三章 乡村生活中的儿童经验 第一节乡村儿童的形象 第二节乡村儿童的名号 第三节儿童的劳动和学习 第四节儿童记忆中的节日 附录:逃离乡村的梦想 第十四章 农民的姿态、表情和声音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农民 第二节农民的表情分析 第三节乡村的声音系统分析 附录:记一位民间歌手 第十五章 中国诗歌中的农耕精神 第一节古诗的节奏及其精神秘密 第二节古典诗意和农耕经验 第三节新的诗意的发生学问题 第四节现代诗歌中的农耕情结 第十六章 中国小说中的乡土经验 第一节叙事作品中的家族:崩溃或重构 第二节启蒙运动中的“乡土文学” 第三节当代乡村文化破碎的寓言 主要参考书目 关键词索引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 · · · () |
超级有内容的一本书,看了之后受益匪浅。
好的话也推荐别人看
从演化的角度入手
果然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