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四新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7-2 定价: 58.00元 丛书: 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 ISBN: 9787300238265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出土易学的成果集结。前两章,分别讨论了数字卦问题,梳理了《说卦》三篇后得和汲冢竹书《易》等问题,解决了“《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是什么”的重大疑难问题。中间五章,研究了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文本和思想;从解《易》原则、阴阳说、乾坤说及今本、帛书之思想比较四个方面,全面概括和论述了帛书《易传》哲学思想的基本要点及其学术价值;还论证了《缪和》《昭力》二篇的“子曰”和“孔子曰”的观点。最后两章,梳理和分析了《老子》《周易》这两种经典的文本演变特征及文本思想之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从出土易学材料的角度论述了《周易》经学的哲学解释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丁四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二级教授。主要研究先秦两汉哲学、简帛思想、儒家哲学与经学。出版《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先秦哲学探索》等专著5部。 目录 · · · · · ·第一编第一章从出土材料论《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 第一节张政烺的相关研究与本章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从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画的性质 第三节从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画的来源 第四节西仁村陶拍易卦与西周《周易》卦爻画的构成及来源 · · · · · ·() 第一编 第一章从出土材料论《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 第一节张政烺的相关研究与本章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从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画的性质 第三节从出土材料看《周易》卦爻画的来源 第四节西仁村陶拍易卦与西周《周易》卦爻画的构成及来源 第五节结论 第二章《说卦》三篇后得问题与汲冢竹书《易》述论 第一节《说卦》三篇后得问题 第二节汲冢竹书《易》述论 第二编 第三章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从帛书《易传》看孔子解《易》的原则 第三节《易》之义萃阴与阳 第四节乾坤说与龙德说 第五节余论 第四章论马王堆帛书《要》篇“观其德义”的易学内涵 第一节从“史巫之筮”到“君子之《易》”的转变 第二节观其象辞与由德生义 第三节成德施教:以“名之君子”和“谦以处盈”为中心 第五章帛书《缪和》《昭力》“子曰”辨 第一节从师徒问答的方式论《缪和》的“子曰”为“孔子曰” 第二节从文献和思想论《缪和》《昭力》的“子曰”为“孔子曰” 第三节余证与小结 第六章论帛书《缪和》《昭力》的内在分别及其成书过程 第一节提出问题:追问《缪和》《昭力》的分合关系 第二节《缪和》篇文本的内在分别 第三节《昭力》文本分析及其与《缪和》的关系 第四节余论:由《缪和》《昭力》看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第七章马王堆帛书 《二三子》疑难字句释读 第一节“鸟正虫”与“化虫” 第二节“时至矣而不出”与“猒在廷” 第三节“民相以寿” 第四节“精白敬宫”与“敬宫任事” 第三编 第八章早期《老子》《周易》“文本”的演变及其与“思想”之相互作用 第一节早期《老子》文本的演变及其思想变动 第二节早期《周易》文本的变动与经义的改变 第三节申论两种性质的古典文本与对20世纪相关学术观念的反思 第九章出土早期易学材料与《周易》经学的哲学解释 第一节出土早期易学材料与《周易》经学的解释观念 第二节经、传解释系统的分立与当代《周易》解释的困境 第三节训诂与《周易》本经的重释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我很喜欢书,看的书越多,就会涉猎更广的书目
一种全新的角度切入
一个彻底的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