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德]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刘北成 出版年: 2013-3 页数: 256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94214 内容简介 · · · · · ·《拱廊研究计划》是本雅明对巴黎19世纪城市景观的研究计划。在19世纪与20世纪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浪漫主义的反资本主义者”本雅明接受列宁所说“最后阶段”,相信资本主义的末世不远,萌生了通过研究巴黎拱廊这样一个大都市异化景观来研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盛世”的计划,即《巴黎拱廊计划》。在这项研究完成之前本雅明自杀身亡,遗留下来的只有两篇提纲(1935年提纲与1939年提纲)和两篇关于泼德莱尔的论文。这些所有遗留的文字即是本书《巴黎,19世纪的首都》。虽然是一部未完成作品,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其重要性。 作者简介 · · · · ·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德国人,文学和美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先后在柏林、布赖斯高地区弗莱堡、慕尼黑和伯尔尼等地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他的精彩的,然而是离经叛道的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遭到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即终止了对学员生涯半心半意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后,本雅明离开了德国,最后在巴黎定居,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陷于德国,他南逃,企图取道西班牙去美国,但在法西边境从布港警方获悉将被送交盖世太保后,他自杀而死。 本雅明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在20世纪后期为他赢得愈来愈高的声誉;他行文凝练,在作品中进行哲学的思考,写来饶有诗味。他将社会批判、语言分析及历史怀旧情绪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 目录 · · · · · ·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5年提纲)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 一、波希米亚人 二、闲逛者 三、现代性 · · · · · ·() 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5年提纲) 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 一、波希米亚人 二、闲逛者 三、现代性 附录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 附录波德莱尔论丹蒂 · · · · · · () |
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本书真的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打通了界限
期待内容,好想赶紧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