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晓原/穆蕴秋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页数: 324 定价: 5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江晓原作品集 ISBN: 9787313148322 内容简介 · · · · · ·《新科学史:科幻研究》是两位作者江晓原和穆蕴秋开拓学术研究新领域的新成果。《新科学史:科幻研究》以严谨的学术文本形式,展开对历史上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新科学史:科幻研究》特点是将以往从未被科学史界关注过的幻想作品纳入科学史的研究范畴。这种研究不仅为科学史揭开了全新的一页,展示了科学幻想与科学前沿之间出人意表的密切互动关系,同时也为深入理解科学幻想作品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提供了一系列鲜活的个案。在此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新观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将科学幻想视为科学活动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 · · · · ·江晓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天文学史 和性学史研究著称,并致力于科学文化传播工作。近年感兴趣的新领域:科幻研究。已在海内外出版了50余种书籍,包括《天学真原》、《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紫金山天文台史》、《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等专著,《江晓原自选集》、《年年岁岁一床书》、《小楼一夜听春雨》、《南腔北调——科学与文化之关系的对话》、《我们准备好了吗?——幻想与现实中的科学》等文集,《性感:一种文化解释》、《人之上升》等科学文化著作,《剑桥插图天文学史》等译著,主编《我们的科学文化》等系列丛刊。发表学术论... 目录 · · · · · ·CSSCI聚光灯下的科幻研究——《新科学史:科幻研究》自序一、科学与幻想: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 1、绪论:伽利略月亮新发现的影响 2、幻想作为科学活动的一部分 3、如何看待含有幻想成分的“不正确的”科学理论 4、科学与幻想之间开放的边境 · · · · · ·() CSSCI聚光灯下的科幻研究——《新科学史:科幻研究》自序 一、科学与幻想: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 1、绪论:伽利略月亮新发现的影响 2、幻想作为科学活动的一部分 3、如何看待含有幻想成分的“不正确的”科学理论 4、科学与幻想之间开放的边境 5、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二、求解费米佯谬:对宇宙文明的思考和想象 1、关于费米佯谬 2、对费米佯谬有代表性的几种解决方案 3、《宇宙创始新论》和费米佯谬 4、宇宙文明分级思想 5、宇宙博弈理论 6、从《索拉利斯星》到《宇宙创始新论》 7、余论 附录1:SETI实施至今的一系列项目 附录2:史蒂芬·迪克所收集的对费米佯谬的50种解决方案 三、科学史上关于寻找地外文明的争论——人类应该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吗? 1、绪论 2、从SETI到METI 3、METI引发的严重争议 4、圣马力诺标度 5、解决“费米佯谬”的刘慈欣方案 6、近况与结论 四、科幻中时空旅行之物理学历史理论背景分析 1、绪论:科幻作品中的时空旅行类型 2、《时间机器》与第四维理论 3、爱因斯坦场方程 4、《接触》与虫洞理论 5、《星际迷航》与翘曲飞行理论 6、时间佯谬的解决——多世界理论和诺维柯夫自洽原则 7、物理学家对时空旅行的看法 附录:时空旅行题材的影视作品 五、19世纪末被视为火星信号的天文观测:争论及其影响 1、绪论:关于SETI计划历史渊源的考察现状 2、19世纪末期被认为是来自火星讯息的几次火星观测结果 3、引起的争论及对科幻小说产生的影响 4、火星喷射现象天文观测的多重意义解读 六、19世纪末对假想火星文明的科学探索及其影响 1、绪论 2、尝试和假想中的火星文明进行交流 3、在科学界引起的激烈争论 4、在当时科幻作品中产生的影响 5、上述活动的性质和科学史意义 七、19世纪的科学、幻想与骗局——1835年“月亮骗局”之科学史解读 1、绪论 2、“月亮骗局”的发生过程 3、骗局败露,《太阳报》却并无苦果 4、骗局背后的科学渊源 5、对“月亮骗局”之新的科学史解读 八、Nature杂志科幻作品考——Nature实证研究之一 1、绪论 2、Nature杂志荣膺“最佳科幻出版刊物” 3、Nature杂志科幻作品主题分析 4、Nature杂志上和科幻有关的其他文本 5、Nature刊登科幻作品之缘由 6、余论:Nature是一本什么杂志 九、威尔斯与Nature杂志科幻历史渊源——Nature实证研究之二 1、Nature杂志上与H.G.威尔斯相关的文本 2、Nature杂志关于威尔斯科幻小说的推介及评论分析 3、Nature杂志与科幻的历史渊源 4、从威尔斯的遭遇看英国学界眼中的Nature杂志 十、西方科幻电影主题分析 1、引言 2、星际文明:对未来世界的展望和对外部世界的想象 3、时空旅行:回到过去能不能改变历史? 4、机器人:它们和人类的区别,它们会不会统治世界? 5、生物工程:人类不能狂妄自大 6、专制社会:西方思想中持久的恐惧 7、生存环境:对未来的忧虑 8、超自然能力:我们准备好了吗? 9、结语 十一、从《雪国列车》看科幻中的反乌托邦传统 1、从“乌托邦”传统说起 2、小说中的“反乌托邦三部曲” 3、电影中的反乌托邦“精神血统” 4、残剩文明与集权统治 5、《雪国列车》对经典科幻作品的模仿或致敬 6、永不停驶的列车:一个科学技术的隐喻 7、反乌托邦作为一种纲领的生命力 十二、附录:若干相关的大众文本 1、《克莱顿经典·纪念版》总序 2、未来的天空:有没有阳光——阿特武德《羚羊与秧鸡》序 3、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斯特里伯《明日之后》序 4、善可有恶果,恶可有善因——王晋康《与吾同在》序 5、Nature杂志与科幻的百年渊源——《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导读 6、丹·布朗:利用小说反科学——《失落的秘符》思想发微 7、《地狱》:人口困境的非法解 8、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9、让我们来谈谈《卫斯理》吧 10、《太空漫游》四部曲:一个旧传统的绝响 11、《三体》Ⅰ、Ⅱ:未来地球往事,当下资源争夺 12、《十字》:科学正在越来越让人不放心 13、《2012》:“科学神秘主义”提供的娱乐 14、科幻:从悲观的未来想象中得到教益——2007国际科幻·奇幻大会主题报告 15、让科幻承担起更重大的使命吧——由《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想到的 16、菲德曼对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访谈 综合索引 · · · · · · () |
许多都超出了我的认知
很独特的视角
好看,经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