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莱文森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何道宽 出版年: 2014-8-1 页数: 426 定价: 48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学经典书系 ISBN: 9787303147557 内容简介 · · · · · ·麦克卢汉是信息社会的“先驱”和“先知”,电子时代的代言人。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他的预言已然成为现实,他的洞见更加富有启迪意义。全新的一代人正在密切关注与研究其著作,以便了解这个急剧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一本三合一的力作,本书既是麦克卢汉评传,又是一部数字科技的专著,堪称让网民“扫盲”和提高的新媒体指南,痛快淋漓,论说清晰,内容丰瞻,引人入胜,鼓励千百万网民去认识时代,超越自己。 作者简介 · · · · ·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美国媒介理论家、媒介环境学会顾问、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社会批评家、音乐人。作为世界级的媒介理论家,其人文社科著作有9部:《思想无羁》、《软利器》、《数字麦克卢汉》、《真实空间》、《手机》、《莱文森精粹》、《学习赛博空间》、《捍卫第一修正案》和《新新媒介》。曾任美国科幻协会会长,著有《丝绸密码》、《松鼠炸弹》、《记忆的丧失》、《出入银河系》和《拯救柏拉图》等20余种科幻小说,科幻作品屡获美国和世界级大奖或提名奖。 目录 · · · · · ·何道宽第二版序何道宽第一版序 莱文森第二版序 莱文森第一版序 谢辞 1. 绪论:同心圆领域 · · · · · ·() 何道宽第二版序 何道宽第一版序 莱文森第二版序 莱文森第一版序 谢辞 1. 绪论:同心圆领域 1.1. 全书布局 1.2. 麦克卢汉及其同人 “我不解释,我只探索” 2. 不说其理 2.1.类比与逻辑 2.2.数字成就(1) 2.3.数字成就(2) 2.4.麦克卢汉媒介观 “媒介即讯息” 3. 网络内容 3.1.作为内容的媒介:屏幕上的文字 3.2.互联网用户成为其内容 3.3.媒介里的媒介里的媒介……言语媒介的第一性,摄影术的例外 “声觉空间” 4. 赛博空间的字母歌 4.1.声觉世界,在线下听到的世界 4.2.手写稿、印刷品、赛博空间 4.3.声觉世界,在网上看到的世界 4.4.无字母表的赛博空间? “无形无象之人” 5. 网上天使 5.1.虚拟美德与无形之性 5.2.上帝之眼看到什么 5.3.DNA中的魔鬼 “地球村” 6. 从窥视到参与 6.1.儿童的村落,窥视者的村落 6.2.互联网地球村的政治 6.3.互联网地球村的商务 “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 7. 中心的命运 7.1.上帝之空间 7.2.无处不在的网络教育 7.3.政府的重心 7.4.网上垄断? 7.5.永恒的都市:数字式模拟 “光透射媒介对光照射媒介” 8. 屏幕背后的思想 8.1.科学与美学家 8.2.动态的媒介解读 8.3.泡在电视里的漫游人 8.4.屏幕与天空 “冷媒介与热媒介” 9. 很“酷”的文本 9.1.媒介温度计的要素 9.2.文化的影响 9.3.互动的文本 “人人都出书” 10. 生锈的守门人 10.1.两面神祖先 10.2.守门人的心态 10.3.过滤对评价 10.4.从守门人到婚介人 “电子冲浪” 11. 从物役到役物 11.1.电话上的内外颠倒 11.2.家庭办公室:家庭之友 11.3.家庭之友的办公室:反证 11.4.玩具、镜子和艺术 “机器把自然变成艺术形式” 12. 机器美人 12.1.熟食品和敞篷汽车 12.2.数字时代作为艺术的电视 12.3.一见钟情、怀旧情绪和与之相对的艺术 12.4.作为主流媒体的互联网 “我们没有艺术,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干好” 13. 巴厘人在网上工作 13.1. 神秘的程度和艰难的任务:纵向神话对横向神话 13.2.作为艺术治疗方剂的电子琴 13.3.虚拟的精湛技巧 “后视镜” 14. 用镜子,看得清 14.1.后视镜网络 14.5.工具箱里的后视镜 14.3.给未来的处方 “媒介定律” 15. 媒介革命的螺旋展开 15.1.四定律要津 15.2.数字时代的精神 15.3.深刻再现和数字艺术 15.4.数字时代的逆转 15.5.媒介决定论的逆转 文献 索引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 · · · · · () |
语言详实
目录完整,很有吸引力。
很好。挺不错的。
品质不错值得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