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东平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 2016-5 页数: 236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2010749 内容简介 · · · · · ·【编辑推荐】 作为教育与人文学者,杨东平先生对中国教育的历史、文化、制度变迁均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作为教育NGO组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他亲身参与了对中国教育各领域的广泛调研、推动民间教育的各种创新,也影响了诸多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他的文章和演讲,或批评教育乱象,或分析教育问题来龙去脉,或提出改进建议,平和的叙述中充满了理性与建设性,受到教育界内外广泛关注,引发诸多讨论。 本书是杨东平近年来的教育随笔和时文结集。书中既有对起跑线上的竞争、奥数教育、超级中学、小升初、教育公平、考试制度等热点问题的批判和剖析,也有对教育文化的深刻反思,对新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的理性探讨。作者通过对各种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案例,探究教育变革的路径和机制,回答了“教育能改变吗”的疑问。 本书适合于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阅读,也适合于关心教育现实与未来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关注中国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生态环境保护并参与实际行动。 目录 · · · · · ·【目录】第一辑 重新理解教育目标 拒绝“标准件”,做最好的自己——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一 “素质”就是为生活做好准备——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二培养合格的公民——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三不做“人上人”,要做“人中人”——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四求解中国教育的深层危机——程平源著《中国教育问题调查》序 呼唤当代中国的教育家——杨东平主编《新中国教育人物》序遥望2030年的中国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宣言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 · · · · · ·() 【目录】 第一辑 重新理解教育目标 拒绝“标准件”,做最好的自己——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一 “素质”就是为生活做好准备——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二培养合格的公民——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三不做“人上人”,要做“人中人”——重新认识教育目标之四求解中国教育的深层危机——程平源著《中国教育问题调查》序 呼唤当代中国的教育家——杨东平主编《新中国教育人物》序遥望2030年的中国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宣言新教育和互联网精神 第二辑 变革的力量 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是重要的 新教育:变革的力量 接续“学在民间”的香火 新东方上市的教育意义 在家上学:一种崭新的教育生长——李新玲著《在家上学:叛离学校教育》序 为教育换一条“跑道”——陈怡光著《我家就是国际学校》序 潍坊教育:改革是一种境界 百年职校的五重价值 厦门平民教育的奇葩 温州的新公民学校 辽河·红海滩·魏书生 浙江上虞:用乡土文化滋养乡村教育 杜郎口传奇 青藏高原的吉美坚赞学校 阆苑奇葩:有根的农村教育——汤勇《做朴素的教育》序 第三辑 假如我是衡水中学校长 假如我是衡水中学校长衡水中学为何如此暴戾我为什么批评人大附中毛坦厂中学是怎样的学校旗帜鲜明地抵制超级中学警惕“超级中学”恶化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回应超级中学对素质教育的挑战再谈“牛孩牛校”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危险信号 第四辑 告别“虎妈”做“兔妈” “虎妈战歌”:中国教育的哀歌 告别“虎妈”做“兔妈”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父母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再论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展现孩子的个性是家庭教育的终极使命 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 我为什么反对“奥数” 警惕“全民‘奥数’”死灰复燃 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联系——《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序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 教育的“矿难”和“醉驾” 教育要打一场“反恐战争” 第五辑 教育能改变吗 PISA上海第一的真相 叫一声老师太沉重 “三好生”制度向何处去 我看“穷人的教育学” 该不该取消“重点学校”? 校园里的男生和女生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与“寸步难行” 促进教育改革的五种力量 教育改革的“精神火种” 哪儿腐败,哪儿就需要改革 中国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教育能改变吗 第六辑 为智慧而教 千年教育:文明之火的照耀 重现的教育星空 怀念“过去的学校”——王丽著《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序 诊断教育:学生的慧眼和社会学手术刀——郑也夫著《科场现形记》序 以色列教育:为智慧而教 教育创新,还是教育公平——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纪行之一 创造力可以培养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纪行之二 战火中的教育英雄——2015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侧记 · · · · · · () |
很期待
比较容易理解。
同时细微处又有真知灼见
很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