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范泓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副标题: —雷震先生傳 出版年: 2008 页数: 381 定价: 450TWD ISBN: 9789862210130 内容简介 · · · · ·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雷震這個名字可說是家喻戶曉。本書試圖透過雷震的風雨一生,?述一代知識份子與臺灣民主憲政發展的互動關係,並以其個人政治生命之沉浮及歷史背景為考量,著力表述雷震這位「骨鯁之士」從堅守理念到付諸實踐的精神風貌,從而反映出那個時代的變局及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真實的艱難處境。 作者简介 · · · · · ·范泓 現居南京,任職於新聞單位。2000年以來,在《老照片》、《書屋》、《隨筆》、《傳記文學》(臺灣)、《溫故》、《社會科學論壇》、《南方週末》、《羊城晚報》、《文匯報》、《文匯讀書週報》、《中華讀書報》、《粵海風》、《大學人文》、《中國圖書評論》等報刊發表文章40餘萬字,作品多次被《作家文摘》、《報刊文摘》、《讀書文摘》、《中外文摘》、《律師文摘》、《歷史教學》等報刊轉載,並入選《2004年人文中國》、《2004年最具閱讀價值?人物印象》、《2005年中國隨筆年選》等多種選本,著有《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與李敖打官司》(江蘇文藝出版社,2005年)、《隔代的聲音——歷史勁流中的知識人》(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黨內覺醒者——李昌在中國改革年代》(香港明報出版社,2008年)《參政不知政——大時代中的陶希聖... 目录 · · · · · ·引言第一部分 少年時代(1897-1916) 第一章 浙江豫籍移民之子 第二章 父親之死 第三章 《我的母親》 第四章 「蓴菜湯事件」與「反袁運動」 · · · · · ·() 引言 第一部分 少年時代(1897-1916) 第一章 浙江豫籍移民之子 第二章 父親之死 第三章 《我的母親》 第四章 「蓴菜湯事件」與「反袁運動」 第二部分 求學日本(1916-1926) 第五章 加入國民黨 第六章 罷學歸國 第七章 東京「明寮」一年 第八章 名古屋「八高」三年 一、求學與戀愛不可兼得 二、「自誇狂」的日本教授 三、校園觀察 四、華工共濟會 第九章 京都帝國大學三年半 一、興趣旨在政治學科 二、接受立憲主義思想 三、奈良模範監獄 第三部分 投身政治(1927-1949) 第十章 走進權力核心 一、從中學校長到國策顧問 二、「各黨各派」之譽 第十一章 與蔣介石結緣 第十二章 「舊政協」秘書長 第十三章 「制憲國大」真相 第十四章 漸進的民主憲政觀 第十五章 滬上「三劍客」 第四部分 骨鯁之士(1950-1960) 第十六章 《自由中國》半月刊 一、緣起與創辦 二、政治上的抉擇 第十七章 國策顧問?香港歸來後 第十八章 與國民黨漸行漸遠 一、政府不可誘民入罪 二、被註銷國民黨黨籍 三、孫元錦自殺事件 四、「祝壽專號」 五、《自由中國》印刷受阻 六、〈今日的問題〉前後 七、陳懷琪事件 八、〈大江東流擋不住〉 第十九章 超越「清議」 一、「自由中國運動」 二、促請胡適出面未果 三、自己去做那個「妄人」 第五部分 政治構陷(1960-1970) 第二十章 震驚海內外的雷震案 一、「莫須有」罪名 二、非法被捕經過 三、雷夫人的呼籲 四、胡適在美談「雷震案」 五、張君勱、左舜生等人的抗議 六、三位編委的「共同聲明」 七、殷海光:雷震是最愚蠢的官僚政客 第二十一章 判決之後引起的震撼 一、監察院「糾正案」石沉大海 二、胡適歸臺後見蔣介石 三、自辯狀 四、且說劉子英 五、申請特赦落空 六、「雷震案」背後 第二十二章 在獄中 第六部分 最後歲月(1970-1979) 第二十三章 出獄後受監視 第二十四章 與王雲五的筆墨官司 第二十五章 唐德剛:銅像遲早會出現的 第二十六章 聶華苓:再見雷震 第二十七章 「雷震案」平反運動 第二十八章 不容青史盡成灰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 |
实在太喜欢了
后来理论的东西很多
书的内容好那自然是没得说,单单拿书就够你欣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