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規格
開本:正25開
裝訂:平裝
類別:世界史地類
國圖分類號:782.18
頁數:336頁
重量:450公克
ISBN:9789573256069
EAN:9789573256069
內容簡介
北洋時代可能並非一個完全「反動」的無序的時代,也可能並非一個顢頇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淪陷的時代。也許,它是古老中華第一次走上選票時代的艱難肇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讓中國融入世界遊戲規則中的笨拙嘗試。「武」只是那個時代的表象,而「文」才是那個時代的追求。所謂好人、壞人,所謂正確、謬誤,還是請讀者自己去評判吧。
本書作者多年來潛心於收集、爬梳民初史料,尋訪北洋要人的故址、遺跡,親身到每一處現場踏勘,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歷史」,以嶄新的角度、生動的筆觸,呈現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期間的政治生態、人物風采……
作、譯者介紹
作者
李潔
一九五七年生於青島,下過鄉,做過工。現為青島日報報業集團工作人員,著有《百年獨語》、《文武北洋》、《風流故居:中國城市人文地圖》。
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台灣版序
□原序
市井有誰知國士
──滬上「遇」楊度
長青的孤桐
──章士釗京華故居行
失去了的灰牆
──李大釗殉難地尋覓記
蒙塵獨秀峰
──祭陳獨秀
序文、前言
自序
敲完本書最末一行文字的時候,二○○三年的最後一陣秋風已經遠去。不知道我的這些文字是否也能搭上時令的班車,把一股稍帶肅殺之氣的「真」帶往遠方,讓喜歡歷史的讀者朋友們能臨風抖擻一下。
我不喜歡溫吞而平庸的天氣。在因襲的雲絮下活得太久,會不知道雲外的陽光的真相是七彩的。所以,我幻想自己的這些文字能如冷空氣一樣,吹開凝固了很久的傳統的雲團,讓人冷靜片刻,再回望一下斑斕的歷史。
五年前,我寫那本《百年獨語》時,也是這樣想的。
在那本「獨語」書中,我用自己的話,講述了晚清、民國、共和國的幾位歷史人物和事件。可能與人們聽慣的說法相異,故有朋友笑言:你這是對百年歷史的「毒」語。我只笑笑,並不解釋,繼續於本職工作之餘,尋訪百年來一些鉅子的遺跡,並以他們的遺跡為平台,「獨語」我對近代史的一己之見。
這本書裡,我集中記錄了我對民國初期,亦即「反動的北洋軍閥時代」的尋找與發現。站在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五位武人和楊度、章士釗、李大釗、陳獨秀四位文人的故址上,我瞻前顧後了一番,忍不住又「獨語」起來。
鼓勵我用自己的話表述歷史的,是本書主人翁之一陳獨秀先生。他老人家至死不說假話。早在抗戰早期,他就在《青年導刊》(第四期)上公然宣稱:
我不敢自吹我是敢於說老實話,我只自誓:寧可讓人們此時不相信我的說話,而不願利用社會的弱點和迎合青年的心理,使他們到了醒覺之時,怨我說謊話欺騙了他們!
說老實話的人一天多似一天,說老實話的風氣一天盛似一天,科學才會發達,政治才會清明,社會才會有生氣,如此國家,自然不會滅亡,即一時因戰敗而亡,其復興也可坐而待;否則只會有相反的結果!
於是,我就想對大家說:北洋時代可能並非一個完全「反動」的無序的時代,也可能並非一個顢頇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淪陷的時代。也許,它是古老中華第一次走上選票時代的艱難肇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讓中國融入世界遊戲規則中的笨拙嘗試。「武」只是那個時代的表象,而「文」才是那個時代的追求。所謂好人、壞人,所謂正確、謬誤,還是請讀者自己去評判吧。
我還想說的是:我對所有試圖推動中國文明進程的先人,都懷有一份敬意。
最後,我要感謝這些年來陪我慢慢走過歷史遺址的各位旅伴,當然,更要感謝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所有扶助過我的人。
--二○○三年初冬於青島浮山之麓山海樓
前言
台灣版序/李潔
二○○四年一月,在北京圖書訂貨會浩如煙海的新書堆裡,我的《文武北洋》靜靜地擺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書架上。沒有人會料到,一年之內,此書加印了兩次,在京、滬、粵等大城市的一些人文書店裡,它曾登上排行榜。大陸主流媒體紛紛刊發評論和書摘,其中中國新聞社主辦的《新聞週刊》,說破了我寫這本書的真正用心。這篇題為〈顛覆歷史的謊言〉的書評說:「最為可貴的是,作者能夠站在中國的國家利益角度,闖入歷史禁區,冷靜地看待民國早期的政治紛爭與殺伐,通過吳佩孚、張作霖、陳獨秀等顯赫歷史人物的事蹟和命運,告訴讀者,一些正統的歷史『定論』,其實是站在蘇俄的立場上的說話,並不一定符合國家的利益。」
是的,我是一個中國人,一個有識字與敘述能力的中國讀書人,國家利益自應是判定與臧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第一標準。通過對大陸上公開出版的史料的解讀,通過對近現代風雲人物的遺跡的覓找,構築在我記憶裡的百年中國城堡竟迅速崩塌──原來,那些看似堂而皇之的「定論」,只不過是死水岸上的砂器,根本禁不起思想之潮一遍遍拍岸的拷問!
起初,我曾以為,許多「歷史的謊言」是大陸的「原創」,後來,等那些砂器全部消蝕,思想之潮可以在歷史的灘頭縱情奔放之際,我才明白:好些似是而非的說法,發明於一九四九年之前,比如說,把北洋軍閥時代妖魔化,便是一黨專政的國民政府對失敗了的探索者的惡狠狠的報復和對歷史真相的很沒出息的竄改。
所以,台灣遠流出版公司的賞識就更讓我感到高興。
拙著發行年餘,大陸上已有不少知識分子認同了我的說法。現在,遠流將原書中的五位武人與四位文人分別編成「梟雄篇」、「風流篇」,並囑我將各章的文字與圖片重新修訂了一遍(當初一些被刪除或被改動的文字也得以恢復)。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更多的海外朋友會對我的不同以往的聲音產生共鳴。
為此,我當然要感謝遠流人,尤其是審慎訂正了全書的編輯陳穗錚女士。我非學者,我只是一個有興趣遊走在歷史街巷裡的旅人,在一座又一座老宅子裡探祕解惑時,往往過於心急,有時丟三落四。他們很細心地幫我收拾得更利索了,使我今後的步履變得更加踏實。
--二○○五年七月十日於青島浮山之麓山海樓
精彩試閱
失去了的灰牆
──李大釗殉難地尋覓記
一夜強冷空氣,把壅蔽於京城上空多日的陰霾蕩滌得無影無蹤。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這一天,就成了一個晴得讓人發暈的日子。午後,我和朋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約齊,去天安門廣場西邊找一段灰色的高牆。《北京黨史》編輯部的陸兵先生告訴過我:幾年前,他曾騎自行車來找過北洋時代的京師看守所的遺址,但只有一截灰色的高牆尚存於世了。
我們想尋李大釗先生的殉難地。
關於李大釗,我從小就聽得很熟了:他是二十世紀初的北京大學的著名教授,是第一個把馬克思主義引進並傳播到中國各地的思想先驅,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建人之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北方地區的領袖;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被把持北京政府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下令絞死,年僅三十八歲。
想起大釗先生殉難時的年紀,我曾幾次生發出這樣的感慨:如果這位導師沒在盛年時遇害,而是活到一片「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在天安門演講語),那麼,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一個共產黨國家在東方誕生的人會不會不再是他的學生毛澤東?一九四九年的李大釗,剛好六十歲,正是治國安邦的黃金年齡啊!
李大釗殉難後的第二十二個春天,他手下的北大圖書館助理員毛澤東與天津南開大學的周恩來等學生們意氣風發地入主北京城。途中,毛澤東曾對身邊的人說:三十年前我就來過北京,遇到了一個大好人李大釗,我就是在他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和他的同志們坐定古都後,新政權的有關部門便將舊時代看守所裡的那台絞殺了李大釗生命的絞刑架,搬進故宮午門下的一間平房裡,供新中國各單位前往參觀。我認識的一位「老北京」就曾隨所在部隊參觀過,他回憶說:那個絞刑架是袁世凱當大總統時從德國進口的,個頭很大,機械很複雜,像一部小汽車似的,上面還有一塊塊的暗紅色的血痕呢!我聽得心驚肉跳,想去中國革命博物館一睹那座殺人機器的欲望一點兒也沒有了——據說那是「革博」收藏的第一件文物,館藏文物編號為○○一。
大會堂西街迤西,是一排排相似的灰瓦灰磚的平房,北部是一道一直延伸到長安街的長長的大牆——平房是皇城根兒百姓們的擁擠住宅群,而大牆則是北京諸多不便標明其單位名稱的禁地。深秋的寒風一把一把地捋著街樹上的葉子,蕭瑟中我記起了這條街的舊名,叫刑部街。
清時,這條街上有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朝代更迭後,新主人一般都是一邊大罵前朝統治者混蛋,一邊卻恬然享用人家的物質遺產甚至精神遺產。所以,中華民國的京師警察廳、法院和看守所繼續借用封建王朝的外殼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只是,那一堵僅存的灰色大牆在哪裡呢?
我想,這堵殘存的大牆,應該是專制、禁錮、殘暴、昏庸和沒落的具體呈現。我只想找到它,踹它兩腳。
冷風中,目光也冷。我們走進最南端的西交民巷,開始了冷冷的審視。
西交民巷與東交民巷遙遙相對,那邊是使館街,這邊是金融街——早年的大清銀行、金城銀行、中國實業銀行等都在這條巷子裡,如同現在的西二環路。
寂寂小街上,有個小小的郵政所是老房子,雖說不大的門臉兒是用鋁合金與深藍玻璃新裝修的,但門楣上方的三個模糊了的鑿痕,還是讓我辨出了繁體的「郵電所」幾個字。北洋時代的舊址,似乎僅此一處了。
回到大會堂西街,我不死心,又朝北邊的高碑胡同深處走去。
高碑胡同已是一片狼藉——不斷有搬家公司的民工在搬遷戶的監護下,從陋巷窄院裡抬出冰箱、彩電和家具塞進泊在街口的小卡車裡;而眾多的拾荒者則在興奮地東奔西走,每一處搬空的房子都成了他們的天堂。
牆上的一紙布告告訴了我謎底:
北京市房屋拆遷公告
西房拆告字〔九九〕第一一七號
引发思考
需要细嚼慢咽
描述领域之多
目录完整,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