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严耕望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出版年: 2016-6 页数: 370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08137172 内容简介 · · · · · ·1.钱穆得意门生、“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学名家严耕望毕生经验倾囊相授 2.两岸三地历史院系公认治史入门必读,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 3.纪念严耕望诞辰100周年增订版;新增2万字《钱穆传》大陆首发 4.行销35年经典升级·特约导读·专名索引 ——————————— 《治史三书》是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以个人治学心得为基础,融合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几代史学大家的治史经验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学方法论著作,被认为是“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语言质朴流畅,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 作者简介 · · · · · ·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曾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耶鲁大学客座教授等职,1970年当选为“中研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著有《两汉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 目录 · · · · · ·★治史经验谈序言 一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 · · · · ·() ★治史经验谈 序言 一 原则性的基本方法 (一)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 (二)断代研究,不要把时间限制得太短促 (三)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 (四)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 (六)其他几点意见 二 几条具体规律 (一)尽量少说否定话 (二)不要忽略反面证据 (三)引用史料要将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断章取义 (四)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为正确者,但须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证 (六)转引史料必须检查原书 (七)不要轻易改字 三 论题选择 (一)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 (二)问题的实用性 (三)大问题与小问题 (四)自己能力与材料情况 (五)检查论著目录 四论著标准 五 论文体式 (一)常行体 (二)纲目体 (三)纲目变体 (四)复合体 六 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 (一)引用材料方式 (二)注释方式 七 论文撰写与改订 八 努力途径与工作要诀 (一)立志与计划 (二)工作要诀 九 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 (一)健强身体、健康心理 (二)一心力、惜时光 (三)淡名利、避权位 (四)坚定力、戒浮躁 (五)开阔胸襟 (六)慎戒执著 ★治史答问 序言一 序言二 一 我研究历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二 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代的课外阅读 三 我对于政治制度史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四 我对于历史地理的兴趣是怎样引发的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 六 我对于上古史与考古学的兴趣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八 我对于唐诗史料的利用 九 我今后的撰述计划 十 研究历史不要从哲学入手 十一 研究中国史不必要从中文入手 十二 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 十三 “无孔不入”、“有缝必弥” 十四 目录学与校勘学 十五 年龄与撰述 十六 前进与落伍 十七 史学二陈 十八 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 十九 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二十 我购藏书刊的原则 二十一 我对于中国通史讲授的几点意见 附录一 严耕望先生访问记(黄宽重) 附录二 《唐代交通图考》序言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序言 上篇 钱穆传 下篇 从师问学六十年 附录一 我与两位王校长 附录二 我对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 附录 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余英时)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 · · · · · () |
打通了界限
收到期待观看
一本书写出自己想看的内容
必看书目之一,很多年前就有所耳闻,现在终于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