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tanley J. Grenz/Roger E. Olson 出版社: Campus tw 副标题: GOD AND THE WORLD IN A TRANSITION - Chinese Edition Traditional 译者:劉良淑/任孝琦 出版年: 2004 页数: 48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9575875794 内容简介 · · · · · ·本書一開始先從影響更正教神學發展的「啟蒙運動」談起,介紹啟蒙運動時期的特色 ── 「理性思想」,及其影響 ── 自然宗教逐漸取代啟示宗教的地位。接著是藉由介紹十九世紀的四位神學大師 ── 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爾(G. W. F. Hegel)、士來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及立敕爾(Albrecht Ritschl)的生平與思想,讓讀者對於二十世紀神學之發展背景-自由主義神學,有基本的認識和瞭解。 自第三章開始,本書便開始進入主題-二十世紀的神學發展。首先是二十世紀初,首先對自由派反擊的「新正統派(Neo-orthdoxy)」。作者介紹了巴特(Karl Barth)、卜仁納(Emil Brunner)、布特曼(Rudolf Bultmann)以及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生平及其貢獻... 作者简介 · · · · · ·葛伦斯(Stanley J. Grenz,1950-2005),基督教神学家和伦理学家,曾任加拿大维真学院神学和伦理学教授,《今日基督教》杂志顾问编辑。著有《团契神学》、《基督教伦理学导论》等。 奥尔森(Roger E. Olson,1952-),美国贝勒大学特鲁伊特神学院神学教授,《基督教学者评论》编辑。著有《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统一与多元的基督教信仰》等。 目录 · · · · · ·一、啟蒙運動:擊碎傳統的平衡二、重建超越性:十九世紀神學的臨在性 康德:道德經驗中神的臨在性 黑格爾:理性思辨中神的臨在性 士來馬赫:宗教感覺中神的臨在性 立敕爾與古典自由派神學:倫理文化中神的臨在性 · · · · · ·() 一、啟蒙運動:擊碎傳統的平衡 二、重建超越性:十九世紀神學的臨在性 康德:道德經驗中神的臨在性 黑格爾:理性思辨中神的臨在性 士來馬赫:宗教感覺中神的臨在性 立敕爾與古典自由派神學:倫理文化中神的臨在性 三、對臨在性的反叛:新正統派的超越性 巴特:超越性為神的自由 卜仁納:神人相遇中的超越性 布特曼福音信息的超越性 尼布爾:透過神話啟示的超越性 向神的臨在性進深:重建自由主義傳統 田立克:「神上之神」的臨在性 進程神學:進程中的臨在性 四、世俗中的臨在性:激進神學運動 潘霍華:融於生活中的超越性 入世神學:沉浸於現代社會中的神 五、未來'帶來的超越性:希望神學 莫特曼:未來的超越性與臨在性 潘寧博:在理性與希望裡的超越性 六、在逼迫經歷中復甦的臨在性:解放神學 黑人解放神學:黑人經歷中的臨在性 拉丁美洲解放神學:解放中的臨在性 女性主義神學:女性經驗中的臨在性 七、心靈的超越性:新天主教神學 拉納:人類主觀的超越性 龔漢斯:力圖平衡臨在性與超越性 八、在故事中的超越性:敘事神學 九、重新肯定平衡:成熱時代的福音派神學 卡爾.亨利:以福音派取代現代主義 蘭姆:福音派與現代思潮的對話 結論:尋找超越性與臨在性的神學--過去的貢獻與未來的展望 · · · · · · () |
感觉不出文化隔阂
打通了界限
从演化的角度入手
上周培训老师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