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严长寿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出版年: 2014-4-1 页数: 222 定价: CNY 2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7517097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透彻分析台湾目前的教育环境,包括快被摧毁的职教体系、急功近利的家长心态、媒体的可议之处、老师的教育心态及学历通膨时代,严长寿认为教改人士为了满足家长期待而走错方向;政策为了讨好选民,做了错误的转向。他建议年轻人如何从寻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本书荣获《亚洲周刊》非小说类十大好书、金石堂书店年度十大好书、金石堂风云作家、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华文作家、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作者简介 · · · · · ·严长寿,28岁当上美国运通总经理,32岁成为亚都丽致饭店总裁。历任世界杰出旅馆系统亚洲主席、青年总裁协会世界大会主席、中华美食推广委员会主任委员、台北旅展主任委员、观光协会会长。现任亚都丽致大饭店总裁、丽致管理顾问董事长,被誉为“饭店教父”。 1997年,他把自己的奋斗故事写成《总裁狮子心》一书,并立刻成为出版史上“最畅销的管理励志类丛书”,以及金石堂书店“1997年最具影响力”、“蝉联畅销书排行榜最久”的书,也获得了“1999年金书奖”,本人更获得“1999年度菁钻大章”。 2002年出版《御风而上》。这本书同样获得“2002年金书奖”、金石堂书店“2002年最具影响力”的书。2008年出版《我所看见的未来》,荣获2009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2009年出版《你可以不一样》。 2010年,严长寿罹患癌症。手术后,他决定到台东建立希望学堂,实践他的第二... 目录 · · · · · ·序 言这是教育的“共错结构”,我们必须共同承担 一颗关怀青年的热心和无可救药的使命感驱使 教育政策关系青年无比珍贵的未来 面对问题,承担责任才能改变 一切都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 · · · · ·() 序 言 这是教育的“共错结构”,我们必须共同承担 一颗关怀青年的热心和无可救药的使命感驱使 教育政策关系青年无比珍贵的未来 面对问题,承担责任才能改变 一切都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第一章 醒醒吧! 家长 盲点一: 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点是没有安全感?还是虚荣? 盲点二: 继续膜拜不合时宜的升学主义 盲点三: 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齐一”“从众”的人生 盲点四: 要孩子争捧铁饭碗 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社会走向强者益强、弱者益弱 考试是假性平等,重要的东西不能量化 过于单一的教育目的曾深深令我自卑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胆 延伸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要当公务员? 第二章 老师可以更勇敢 一位伤心母亲的来信 学生和老师都被“标准答案”给集体绑架了 老师也被体制霸凌,不快乐的老师比比皆是 当老师要以关说或贿赂谋职,校长必须到议会鞠躬罚站,教育者何来尊严 不适任的校长、老师没有退场机制 莫忘为师初衷 从威权到启发:只有当学生的伯乐,师生才会都快乐 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寻找活的解答 陪学生冒险,教他踏实筑梦 教学技巧时时勤磨练 问题学生是环境有问题,不是学生有问题 老师的力量最微小,却也最巨大 延伸思考:每个人才智殊异,标准答案扼杀创意 第三章 年轻朋友请走一条追寻自我天赋之路 没有主见、受媒体影响的盲目年轻人 对现实漠不关心的迷失 白白浪费的三百亿 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 年轻人应具备的五大能力 一、“倾听”自己内心的能力 二、“判断”的能力 三、拿出“主见”的能力 四、“实践”与“学习”的能力 五、对世界“好奇”的能力 光有天赋还不够,还要有严格的纪律 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 延伸思考:江振诚的故事——只有依靠专注和热情,生命火光才会带领你穿越迷雾 第四章 只有创意和实力才能面对高学历通胀时代 精英人才的定义太过单一 一、留学落籍不归 二、留学落籍渐归来 三、大量留学、大量回台 四、近亲繁殖的本土教育 我们不大步走出去,外国人也不来台湾了 大学既无法接轨国际,也无意扎根地方,成为孤芳自赏的象牙塔 大学评鉴的吊诡之处 大学应打破硬件思维 改变招生政策,找到更具格局的学生 延伸思考:实践大学设计学院的“实践”式教育 延伸思考:从台东的艺术英语学校试行开始 第五章 技职教育的黑洞 技术本位才是价值所在 基层技术劳力短缺,找不到黑手的国家 这是一场“拼升格”的竞赛 问题一: 无实务经验的博士攻占技职体系 问题二: 业师努力拼博士 问题三: 分数的排挤效应 问题四: 技职教育以“招生”为导向,而非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问题五: 校园自主,教授治校的弊端 浮滥的技职学校将被逼着退场 技职教育的救治之道 一、坚持核心优势 二、从“学”到“术”,设立双重门槛 三、建立专业尊严及标准 三井日本料理黄奕瑞给我的启示 学校必须要能提供更多的教育产品 延伸思考:肯梦学院的故事 —— 从“匠”到“师”的追求 延伸思考:一个大胆的尝试 ——“国际学校”结合在地化及国际化的构想 第六章 我们都是选民,更是公民 我们是“公民”,更是民主社会的“选民” 政治人物只经营现在,没有经营未来 选民的素养 身为家长的我们是一切改革的起点 延伸思考:台湾新教育实验 第七章 教育应该不一样 不一样的教育起始点 文化是台湾最伟大的软实力 一、知识分子 二、宗教家 三、艺术家 政治是减法,文化是加法 高峰之后,台湾文化正面临衰退的危机 我们似乎只经营现在和过去,但谁在经营未来 台湾未来必须追寻“自愿性的简朴单纯” 文化需要教育的土壤方能茁壮 未来等待的人才:高感度、高体会的人才 用教育救台湾文化的未来,教育应该不一样 附 录 每位孩子的生命至少需要一盏明灯 结 语 这是我能为青年做的事 后 记 · · · · · · () "教育应该不一样"试读 · · · · · ·二零一零年六月,我带着准备了半天的简报数据、几本国际上关怀青年未来的书籍,以及我无可救药的使命感来到“教育部”。我所看见的台湾的教育问题,急迫地驱使着我求见主掌台湾教育未来的“部长”,简单寒暄之后,我随即开始导入正题。我谈到台湾目前被摧毁的职教体系、提到花东的公立大学为什么有90%的外地学生,却没有空间给当地青年一个就近学习的机会,也说到台湾未来即将面临学校供... |
开阔了自己的思维
非常经典的著作
哲学问题
精品!强烈推荐!!